期的,那位差一點就統一了天下的周世宗,不過可惜的是,對於這位強人,成秋屏的影響僅止於趙匡胤是篡了這位的兒子的位立國,所以對柴家異常尊榮這一點。
在這個沒有百度無法知道資訊的世界,成秋屏只能依靠自己那未必靠譜的記憶力,頗為苦逼。
通常情況下,華夏的定位都是所謂大統一帝國,但是華夏分裂的時間卻是比統一的時間更加漫長,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些分裂的時間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三國好歹還因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而聞名,但其他時間呢?三國之後,五胡十六國,多少人清楚?一句魏晉南北朝就把漫長的數百年時間一筆帶過,唐宋之間五代十國又是多漫長?說來誰又清楚那一段歷史呢?
太多的生命和故事被埋葬在這種漠視中,而無數精彩的故事也在其中。成秋屏和普通人一樣,對於這些故事其實不算太瞭解的,不過好歹她是影視圈的人,為了題材,對於這些朝代還是有點知識積累不至於兩眼一抹黑的。畢竟其實對於影視圈來說,大統一王朝的劇情已經被拍濫了,也只有去尋這些夾縫中的故事,倒是新奇。關鍵在於大統一王朝的知識大家都知道,稍微犯點錯就被批判到死,而這些夾縫裡面的時期,大家都不太懂,觀眾也好糊弄不是?
盤算了一下,成秋屏還真覺得,或許自己可以在這些夾縫裡面的朝代裡面找幾個帝王人物來進行拍攝。
不過這樣選擇,利弊同樣明顯,利很簡單,就是能夠挑到一個合成秋屏心意的人物來拍攝,但是弊端嘛……且不說對於這些歷史人物成秋屏那可悲的記憶力,另一方面,這些快速崛起又快速低落下去的政權的頭號人物,傳奇是一定有的,但是卻缺少一種真正身為帝王的味道。僅僅是作為一種典型的武裝割據完了享樂的軍閥模式存在,而成秋屏想要的是夠資格的帝王。
想想《伶官傳序》,多少快速崛起的所謂帝王被各種人給掀翻了?這不僅不能造成成秋屏所喜歡的悲劇的氣場,反倒是隻會讓人覺得可笑而無奈。成秋屏個人並不欣賞這種電影風格,她的風格理所應當就是浩大而雋永的。
考慮到這個程度,能夠拿來用的人物已經少到了極點,或者說是因為成秋屏本來就不清楚這些時代的人物,少也是正常的。倒是難得居然還留下了不止一個能夠符合成秋屏的要求作為她下一部電影主角的人選。
第一位,就是周世宗柴榮,即將一統天下,結束天下分裂的情況,卻因為自身的病痛而中道薨逝,子孫之位被人所奪,多麼令人遺憾又慨嘆?
而另一位嘛……
第250章卡在電影名上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因為異族入侵導致中原大亂的情況。當然,通常而言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中原本身處於弱勢。這是一個典型的此強彼弱的格局。最開始,是匈奴、鮮卑,後來變成蒙古、女真,到了清末,又變成了扶桑。當中原文化強盛的時候,它們永遠安安靜靜好像不會威脅到華夏,而善良的人民總是願意相信所有人都和他們一樣安於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不願相信這個世界上竟然會有總想著不勞而獲,看見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就選擇用刀兵搶奪的人存在。所以中原總是一次又一次地遭遇這樣的劫難,一次一次逃脫不了這悲劇的輪迴。
強秦,碾壓得匈奴氣都不敢出。
強漢,暫時的隱忍是為了封狼居胥,封侯萬里。
而後,漢末三國,五胡亂華,幷州地區匈奴人羯人叛亂,燒殺擄掠禍亂天下。
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中原十室九空。
這個時候,一支軍隊橫空出世。這並不是一支嚴格意義上的軍隊,沒有光鮮的甲冑,沒有風光的將軍,這是由無數漢族流民構成的不算軍隊的武裝集團。它的名字叫做“乞活軍”。
乞活軍,只要看一眼這個名字,聽一聲這個名字,誰都明白其中的含義。已經要活不下去了,已經到了生命的最低點了,已經到了尊嚴的最邊緣了,只存在最卑微的希望,只有最小的願望,活下去。為了活下去,他們能夠做一切。
而這支軍隊中,出現了一個被後世很多人遺忘。卻以其光芒讓當時無數人為之震撼的人物。
他的名字叫做冉閔。
或者那個敬稱,冉閔大帝。
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而假如不是冉閔,假如不是這衝破五胡亂華的壓制的一聲怒吼,整個中原,整個中原文明如今會是什麼模樣?誰都不敢去想,誰都不忍去猜。成秋屏不太清楚其他人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