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誤做很多錯事。比如,早晨做了決定或指示,晚上忘記了。還有一種所謂的“老年態”:如衝動易怒,猜忌多疑,固執內向,不能容納不同意見,表面看是性格問題,實際上是一種病態心理。這樣的人,如果只是一家之主,會造成家庭不和,如果主持黨的工作,就會壞大事。第三,他感到自己這大半生,活得實在太累了。早點退下來,過過輕鬆日子,是他多年的追求。當年,毛主席去世的時候,張敬懷哭得淚人一般,好像世界要毀滅了:中國怎麼可以沒有毛主席呀!中國向何處去?沒有了毛主席我們該怎麼辦呢?現在他老人家去世十多年了,地球不是還在轉嗎?中國的事情辦得不是很好嗎?這話老人家早就說過:不要以為離了誰地球就不轉了。可是,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張敬懷為了走好這步棋,他派吉秘書到了林鋼,列席林鋼黨代會,瞭解會議情況,及時向他彙報。
侯貴卿把身邊的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可信有用的;第二種是可信無用的;第三種是有用不可信的。第一種人,目前只有他的秘書司馬仁,對他忠心耿耿,十幾年如一日,智商很高,既能辦事,又不出紕漏;第二種人,可信,老實,不敢越雷池半步,雖然不會出任何問題,可也辦不成事,要這樣的人何用?第三種人,你切不可信任他,但可以用他。林鋼的鮑中信,就屬於“第三種人”。這個人已經多次向他表過忠心。在這次林鋼黨代會,他計劃,只要把鮑中信選為林鋼黨委委員,他的下一步計劃就好辦了。
使張敬懷沒有想到的是,侯貴卿這一插手,林鋼的黨代會就出了問題。
侯貴卿越來越重視林鋼在他事業中的位置了。抓住了林鋼,也就牽住了“牛鼻子”。在林鋼開黨代會期間,侯貴卿親臨會議,並且代表省委致賀詞。
侯貴卿在賓館一住下,就向黨代會的籌委會要下屆林鋼黨委的候選人名單。
他發現在候選名單中,沒有鮑中信。
鮑中信也看得清楚:這位侯副書記有很深的背景,年輕佔第一優勢,將來本省肯定是他的天下,得和他靠緊點。
林鋼的鬧事風波平息之後,又創造了新經驗:《在大型國有企業改造中,如何解決下崗職工和待崗幹部問題》經驗中講:
目前林鋼有一萬五千下崗工人,一千二百待崗幹部。這些工人都是半個世紀以來林鋼建設的骨幹,是把畢生獻給了林鋼的人,是林鋼的寶貴財富。這一千二百多待崗幹部,也都有多年的領導和組織工作經驗,他們給企業出一個點子,就是無價之寶。所以,解決這兩部分人的問題,關係著改革的成敗。
為了解決這部分同志的工作問題,以穩定林鋼局勢,他們把這些同志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永輝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這個公司時,有人提出叫“夕陽”公司,大家都不同意,“夕陽”再好,畢竟近黃昏了,“永輝”是永遠光輝的意思)。這個公司的成立,一下解決了三千個職工,五百個幹部的再就業問題。
“經驗”中說,這個永輝公司,不要國家一分錢,不要國家一間房,不要國家一件裝置,完全是靠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公司創立不久,就開始盈利,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變成利稅大戶。
成立這個公司的點子,是司馬仁想出來的,具體操作是鮑中信辦的。如果只從文字看,這項經驗是好上加好。可是具體一分析,就會發現許多問題。首先說“不要國家一分錢,不要國家一間房,不要國家一件裝置”,完全靠自力更生精神“白手起家”這一點,就值得懷疑:
這些重新復了官位的幹部,大多是原來各分廠的黨委書記、經理,小的也是副經理,頂不濟也是車間主任和支部書記。他們雖然退下來了,但是,現任領導大多是他們提拔起來的。他們找到現任領導:什麼“小張”呀,“小李”呀,“小王”呀,喊一聲,說:“我們現在成立了一個公司,主要解決我們這些老傢伙的飯碗問題,現在缺少點資金。你把二車間後面那些廢鋼撥給我們一些。這些廢鋼,從文化大革命後期就堆在那裡了,現在讓蒿草埋得看不見了。”
“您要多少?”
“那破玩意兒,多了也用不著。你讓我看著辦吧。”
“好好好,你們需要多少就拉多少,反正帳上也沒數。你拉走多少給我打個招呼就行。”
“那就謝謝了。”
“這是哪裡話!沒有你們這些老同志打江山,哪有我們呀!”
“這話,算你小子有良心,當了廠長沒忘本!”
另一個復官幹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