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到擒來?
吳紹霆告誡了李福林千萬不要草率,革命粵軍出省那是代表著全粵革命人的顏面,千萬不要丟人顯眼了。他還說,這次出省未必只是接應江西,按照大革命的走向,必然要打到南京去。此次任重道遠,尤其是會黨的同志未必順心如意,一定要好好節制手下。
最後,吳紹霆向黃興承諾,廣州境內的他一定會照顧妥當,並且第二師北伐一應物資,他都會親自張羅,盼望第二師能早日完成革命宏業。
第二天,黃興率部從韶關過,直接進入江西境內。
革命粵軍的出省,標誌著全國的革命事業由保守轉變為積極,一支新的助燃劑再次投放到了星火原野之中,兇猛的火焰已然點燃。
同時,這也意味著朝廷對南方革命勢力重視程度的提高。廣州首義之後,因為廣東省偏遠在南疆,朝廷勢力鞭長莫及,而且前段時間一直不見廣州革命政府的大動靜,所以只好名義上通告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四個鄰省,組織平亂軍入粵鎮壓起義。
可是這道命令形同空設,雖然這四個鄰省依然有愚忠滿清的官員,但本省之內革命勢力湧動,自顧不暇,哪裡還有餘力彈壓廣東的事務?這四省的總督很是在擔心,萬一平亂軍剛剛組建還沒來得及開拔,內部卻已經先亂了起來,結果本來是去廣州平亂的,反倒變成了本省之亂,豈不是得不償失?
當然,關鍵還是四省認為廣州革命還沒有鬧大,他們還能繼續觀望一段時間。
如今卻大不一樣,革命軍都凝成了力量主動出省作戰了,這是直接威脅到本省的利益。
閩浙總督松壽、福州將軍樸壽在革命粵軍出省的當天,就開始調集省內軍隊。先是抽調了徐靜清的巡防營加強福州的戒備,以免省內革命分子作亂,接著由福州將軍樸壽親率兩千六百人的八旗舊軍,敦促新軍第十鎮在漳州集合,預備分水陸兩支,向廣東發動進攻。
不過第十鎮統制孫道仁與部下許崇智早就密謀已久,就在從福州調往漳州途徑廈門時,率部起義,回師反攻福州。徐靜清巡防營與孫道仁積極響應,裡應外合,頓時解開了福州起義的序幕。只是福州起義並不輕鬆,第十鎮只有部分兵營響應起義,餘下大部分都留在廈門坐觀事態發展。
閩浙總督直轄衛隊與福州將軍樸壽的八旗舊營合計三千餘人,兵力上甚至佔有優勢。
再加上福建滿族士紳文輳г縵刃鈦�慌��遄扯。�謖飧鍪焙蚧��煊ζ煬�N年'將這一批壯丁編為殺漢團,在城內瘋狂的截殺學生革命團體。
福建的局勢不甚明朗,但孫道仁和許崇智的起義成功阻止了福建軍隊進攻廣州的企圖。
至於廣西方面一直按兵不動,張鳴岐調不動陸榮廷,二十三鎮的龍濟光也跑到廣東去了,他孤立無援之下只能不聞不問。
湖南方面在吳紹霆攻克韶關的當天,就已經開始發動小規模的起義。
起初是湖南與廣東交界的邊境之地有會黨作亂,只可惜這樣的小打小鬧非但沒有給湖南本地同盟會成員帶來什麼好處,反倒讓省內的舊軍勢力加強了戒備,導致同盟會發動大起義響應廣州革命政府的行動受阻嚴重。在一月十七日這天下午,由於走漏了訊息,導致湖南巡防營開始收繳新軍子彈,逮捕嫌疑深重的革命黨成員,同盟會湖南分會不得不提前發動起義。
湖南同盟會領導人焦達峰與黃興早年結識,同時是共同創辦華興會的元老之一。他得知黃興率領革命粵軍出省作戰的訊息後,連忙發電報給黃興,央求求先改道來湖南,支援此處的革命大業。因為湖南新軍被收繳了子彈,很多新軍將領要麼被逮捕,要麼被故意調離,致使起義時革命武裝力量十分薄弱。
黃興接到焦達峰的訊息之後,顯得很猶豫,他早先也想過先去湖南再去江西,或者由湖南直入湖北,在華中地區掀起革命大波,更具有威脅力。然而黃興是湖南人,但革命粵軍中大部分是廣東人,所以他的意見未必就能得到採納。
胡漢民、廖仲愷這批粵系的同盟會成員,一直都催促著早日帶動全國革命形勢,等到全國大部分省區獨立了,那在廣州或者南京就能召開代表大會,完成建國大業。只有建國之後,才能統一全國革命力量,然後徹底完成光復中華、驅除韃虜的夙願。
粵系同盟會認為要先推動中原地區和華東地區的革命,因為這兩片區域接連甚廣,而且比較富庶,帶來的影響更加巨大。湖北承接南北,清軍勢力濃厚,即便能光復也未必守得下來,所以不贊同由湖南走湖北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