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無奈,只好回電焦達峰婉拒了邀請。
第194章,龍濟光使者
從一月十五日到一月十八日這三天時間裡,國內的局勢由原本的沉靜迅速升溫到了沸騰,革命、起義、造反、討伐的在各個省市蔓延了開來,這就好像是一種傳染病毒,一開始時潛伏期,現在是爆發期。
韶關有不少報紙,除了本地的報紙之外,時常都還能接到外省的報紙,雖然基本上都是過期的。這說明韶關確實是一個交通發達的地方。
今天已經是十九日,吳紹霆在這段時間裡,已經完成了對韶關巡防軍的整編,正式冠上了第六團番號。不過第六團目前的建制不算太齊整,團部幾乎就是一個空架子,團長都還沒有任命。吳紹霆不急著物色第六團的團長,先讓師部警衛營督導第六團進行訓練。對於他來說,廣東省外的天下亂得一塌糊塗,可是自己卻能獨享安穩。
大革命唯一的作用是推翻了清政府,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必然會走向軍閥割據的時代。
既然已知這個事實,理所當然要趁著這個時候大力發展實力。
不過讓吳紹霆感到頭疼的還是二十三鎮龍濟光的從天而降,龍濟光本是廣西土司,不好好呆在廣西當本土軍閥非要跑到廣東來搶地盤!他記得歷史上龍濟光是佔據著廣東西南以及海南島這一帶,這都是窮鄉僻壤,哪怕後來在北洋政府的扶持上上位當上了廣東都督,那也只是曇花一現。
但話說回來,這印證龍濟光是有稱霸的實力!
他這幾天一直在尋思這件事,自己到底怎樣才能拔掉龍濟光這顆釘子。
要知道,龍濟光二十三鎮是老字號的部隊了,麾下少說也有五千人。
這五千人可不像韶關巡防軍,跟革命粵軍第一樣都是新軍出身,都有最好的裝備,都經過良好的訓練。僅僅是訓練程度有所不同罷了。但論作戰經驗,二十三鎮可比第一師豐富多了,二十三鎮在未被編練之前還參加過中法戰爭,近幾年還一直在負責剿匪和鎮壓會黨。
相比之下,第一師只有起義造反的經驗,唯一像樣的一戰就是韶關之戰,而且對手還是猶豫不決、當斷不能斷的巡防軍。
如果真的要第一師與二十三鎮火拼,在沒有海軍的協助之下,只怕會是及其慘烈的結局。
就在吳紹霆為龍濟光的事擾心時,韶關縣府忽然接到了一封電報,發電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二十三鎮侍從處,但是電報發來的地點既不是梧州也不是雲浮,而是廣州。電報的內容是通知吳紹霆,龍濟光派來的一位官員即將從廣州北上抵達韶關,望與之一晤。想來這個龍濟光的使者是先到廣州會見了胡漢民,之後順道前來拜訪吳紹霆。
吳紹霆接到這個電報之後不由的更迦納悶,龍濟光在這個時候派人來找自己,這是什麼意思?兩年前他與龍濟光第一次見面時,就發現這個未來的大軍閥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但不管怎麼說,做為一個知道歷史走向的人,他同樣知道龍濟光最終是失敗的下場。
龍濟光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裡,一眼看出了廣東局勢的要害,這一點從他調軍進駐雲浮就能看出來。二十三鎮有廣東新軍的番號,自然不可能在廣西境內佔地盤,另外廣西實力派陸榮廷當然也不會給二十三鎮任何機會。可以說龍濟光這份變動是恰到好處,既看準了廣西的變局,也看出了廣東目前的闇弱,還把我的很好避開了廣東水師的輻射。
那這次派來前來會晤,必然也是有備而來。
吳紹霆甚至有感覺,認為龍濟光對他這個革命粵軍總裁也把握的一清二楚。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次見面或許就會是一場非暴力似的較量了。
電報是十八日下午派送,從廣州走水路來到韶關最快只需要兩天時間。
次日一早,韶關碼頭就接來了這位龍濟光的代表人物。吳紹霆在司令部接待了對方。如今韶關縣府與司令部是共用一處宅院,原先的縣衙一分為二,前面是縣政府,後面就是第二師司令部。吳紹霆沒有前去縣政府大門迎接,就站在司令部門口等著來者穿過縣政府到來。
龍濟光派來的代表是二十三鎮侍從處總長,只見對方一身西裝,頭上還留著辮子,大約三十來歲的光景,不過在氣勢上給人的感覺卻好像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似的。他由縣政府的一個文官引了進來,身後跟著四個同樣穿西裝的隨從,隨從與他一樣拖著長辮子。
單單看到這個派頭,吳紹霆就覺得龍濟光是故意這般,看來姓龍的果然不是一隻好鳥。
過了縣府與司令部相隔的一條走廊,鄧鏗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