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勇體國”賞給“侍郎銜”。之後他又以皇帝名義下《罪巳詔》,宣佈開放黨禁,釋放政治犯,撤銷皇族內閣,維新更始,實行立憲,還以灤州兵諫的“十二條政綱”為藍本,起草了憲法,稱為《重大信條十九條》。

面對朝廷如此效率的回覆,張紹曾竟然信以為真,所以就在灤州坐等大局應變。

第193章,地動山搖的前兆

灤州起義最終算不上起義,幾天之後便銷聲匿跡了,在全國看來這只不過是一次立憲派的兵諫。然而好歹二十鎮這次激烈的行動,再次助燃了全國的革命浪潮,四川、西康、雲南、上海等地的起義行動拉開了序幕,雖然從規模上來說是由小漸大,但全國的形勢已經從死氣沉沉中爆發了起來。

吳紹霆在光復韶關之後,一直就留守在韶關處理整編第六團的事宜,同時他還要擬定一個合適的人選坐鎮韶關。韶關無論是戰略還是經濟,在廣東都是僅次於廣州的,內陸進出廣東的商旅都必經此地。如今海關、鹽稅都抵押在外國人手裡,韶關這個關卡是難得的稅收好地方了。

原計劃革命粵軍第二師在韶關攻下後的第二天就出省北伐,可是廣州那邊還是發生了一些意外。廣州革命政府接到了一個訊息,二十三鎮從廣西境內全部轉移至廣東,目前總司令部設定在雲浮,同時還掌控著廣東西南方向的眾多地區。當然,龍濟光在兩天前派人來到廣州,與胡漢民見了一面,含糊其辭的表達了二十三鎮的立場。

胡漢民知道如果龍濟光真的要反對革命,那就不會派人來聯絡了。

但是黃興等人還是很擔心,龍濟光這麼堂而皇之的從廣西轉移到廣東,這對革命政府或多或少都是有威脅的。二十三鎮不是革命的軍隊,任何不屬於革命的武裝都會是隱患,誰知道龍濟光會不會趁著粵軍北伐時突然倒戈一擊呢?

胡漢民立刻發電報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在韶關的吳紹霆,希望吳紹霆能儘快回師廣州,保證廣州的安全。

吳紹霆對龍濟光突然跑到廣東來插一腳同樣感到很震驚,眼看廣州差不多都要被他掃乾淨了,這時候二十三鎮的出現儼然就有一種驅狼來虎意味。他不關心二十三鎮會不會影響到廣州革命政府,關鍵是二十三鎮影響了自己的計劃,簡直是下了一手措不及防的棋!

接到廣州的電報之後,他並沒有急著返回廣州,此番出征韶關第一師炮兵團還留在廣州。此外,只要廣東水師還在廣州灣,任憑二十三鎮有多囂張都不敢輕舉妄動。相信這也是龍濟光為什麼選擇霸佔雲浮這個遠離珠江的地方,而不是直接霸佔更富饒的肇慶的原因了。

說來吳紹霆也覺得自己很幸運,1910年正好事清廷將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以及廣東水師改編為長江艦隊和巡洋艦隊的時候。如果不是在這年年初發動起義,廣東水師的幾艘不錯的巡洋艦就會調到上海,負責長江一線的巡防任務。

海軍自古以來都是進攻性質的部隊,雖然經過甲午戰爭之後,中國海軍已經元氣大傷。但就算不能對外作戰,對內攻防卻佔有極大的優勢。可以這麼說,只要掌握廣東水師全部戰艦,廣州即能長久無恙。

吳紹霆回了一封電報告知胡漢民,口頭上說第一師會盡快返回廣州,但卻沒有說出班師的日期。但為了保證第二師儘快出省北伐,他將第一團調回廣州,第二團則移駐清遠縣,與雲浮行程對峙之勢。

兩天之後,第一團順利返回廣州。

黃興認為廣州的防務已經足矣,同時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早就籌備齊全了北伐了物資,當機立斷帶領第二師北上。胡漢民等人為革命粵軍第二師進行了踐行,場面還算濃重,城內名流士紳們幾乎都出來相送。在太平門的街道上,到處懸掛的都是青天白日旗,出征部隊經過這裡,旗手舉著十八星陸軍旗,斑斕的色彩相鋪相成,頗有氣勢。

第二師經過清遠縣時,倪端以第一師後勤部的物資做了一番接應。

行軍四天,第二師才抵達韶關。黃興在這裡休整了一天,他與李福林、陳炯明等主要將領進城與吳紹霆會了一面。黃興在得知吳紹霆正在整編第六團時,算是能夠理解吳紹霆為什麼不急著返回廣州,想來韶關是一個要緊的地方,不得不用心防守。

中午,吳紹霆與黃興等人一起吃了一個飯,淺談了一些此番北伐的事宜。

黃興對北伐是很認真的,陳炯明則緊隨著黃興的想法,表示不該掉以輕心。不過李福林卻認為這次北伐肯定不會太困難,江西那邊早就蠢蠢欲動了,只要革命粵軍一到,必然群起響應,到時候江西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