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及趨勢。正本清源,還原事實,給政府和公眾以參考。

(一)定義求索

在歐美地區,“資產管理”(assetmanagement)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廣義上的資產管理是指投資人委託資產管理者對其資產進行管理和維護,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過程,委託人要承擔投資風險,管理人收取適當的佣金。

我們將資產管理者所管理資產的型別限定在金融資產,希望找到狹義的資產管理定義。於是,我們看到美國財政部在2013年度《資產管理和金融穩定》報告中的描述:“資產管理者作為受託人,為客戶提供投資管理和相關輔助服務。客戶多樣化的需求使得資產管理者發展出不同的公司結構和商業模式——從專注於單一資產的精品投資公司到能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大型金融機構。”

這更像一句寬泛的描述,而非嚴謹的定義。遍尋教科書及權威檔案,資產管理的嚴格定義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

縱覽大家公認的資產管理機構或行業,其對自身職責使命的描述也有頗多差異。瑞銀(UBS)環球資產管理部視自己為擁有多元化跨地區業務、投資能力與分銷渠道的資產管理人;我國信託行業的職責使命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華夏基金則將“為信任奉獻回報”視為公司信條。三者合在一起,拼出的資產管理的邏輯是接受投資者的委託,憑藉多元化跨地區業務與投資能力,行使代客理財職責,並最終實現投資回報。

在實際操作中,我國資產管理相關機構的業務範圍要遠遠大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同行,可以跨越投資銀行,到金融投資,再到財富管理,相當於一家大型綜合性投資銀行的全部業務。

在編撰本報告之前,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我們將資產管理定義在一個比較狹窄的範圍內,即委託人以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委託資產管理者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投資管理業務,並向資產管理者支付一定費用的活動。委託人的資金並不計入資產管理者自身的資產負債表。

我們的研究範圍涵蓋資產管理者本身、管理資金的來源、資金的最終投向、風險管理,以及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法律制度及監管環境的變遷。這是一張龐大的資產管理地圖。

但如果不如此全面地觀察研究,就無法看清當前中國金融市場上正在崛起的新興勢力的來龍去脈。過手資金近40萬億元,這錢是從哪裡來的,要投到哪裡去?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我們編撰本報告的初衷。然而,囿於新興行業的統計資料可得性不佳,整張地圖的拼湊工作非常困難。我們從調查者的身份退居為記錄者,記錄下行業在2013年的發展圖景,並對2014年抱有期待。

我們所研究的資產管理機構以目前活躍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的信託公司、銀行資產管理部(理財部門)、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券商)資產管理機構(子公司)、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為主。不考慮互相持有的重複部分,簡單算術加總後的總受託資產管理規模近40萬億元,直追2013年底全國個人儲蓄存款的44。8萬億元(見圖1)。這充分反映了我國居民投資理財意識的覺醒,也與中國人民銀行資料中的個別月份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負增長所反映的資訊一致——存款搬家、金融脫媒的趨勢越發明顯,居民對投資理財的需求逐漸壓過了儲蓄的意願。

當然,算術加總的資產管理市場規模顯然是高估的,其間有很多通道業務被重複計算,且其中有部分並非資產管理業務。交通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馬續田認為,整個資產管理市場規模在20萬億元左右。因為銀行理財中的保本理財是計入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扣除後納入資產管理範疇的銀行理財規模約為8萬億元;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業務規模在3萬億~4萬億元;券商資產管理機構和基金子公司的主動管理資金約為1萬億元;再加上3萬億元的公募基金資金和6萬億元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管理的資金,總規模要20萬億元出頭。

(二)特別說明

1。視保險公司為資產管理機構

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我們將保險公司作為資產管理機構納入研究範圍,理由有以下四點。

第一,一般認為,保險公司吸納的保費進入自身資產負債表形成負債,所以不能將保險公司算成嚴格意義上的資產管理機構。但以投連險、萬能險為代表的壽險投資型產品,本質是接受投資者委託而開展的投資理財業務,保險公司擔任受託管理者,投資收益或損失由投資者承擔。萬能險中只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