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翼王假裝不解:“請東王把話說清楚,吳化鳴如何誣君、怎樣作亂?”

楊秀清的眉毛跳了幾下,很不耐煩地說道:“事實俱在,連罪犯也供認不諱,你就不必操心了!”

翼王聞聽,火往上撞:“我對事實也很清楚。吳化鳴身居相位,輔佐天王,直言諫君,理所當然。他奉勸天王,要遠女色、近賢臣、納忠言、懲奸佞、勤於政、愛於民、覆於前、慮於後,難道說得不對嗎?難道說,這就是以臣誣君?北伐軍孤軍作戰,以致全軍覆沒,慘死了幾萬人,這全是決策失誤所致。作為三軍統帥的東王,不該引咎自責嗎?難道別人指出了你的痛處,就是犯上作亂!古代的大軍事家諸葛亮,因失街亭,錯用馬傻,還自請革去武鄉侯。古之聖賢,尚能如此,我輩怎能掩羞遮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分明,才是君子;對就是對,鍺就是錯,知錯必改,乃為英雄。昔日的唐太宗、漢光武帝都能接納臣下直諫,我等為何就不能呢?”石達開瞅了一下東王,繼續說道:“吳化鳴並沒罪,罪在我們當王的身上。我天國應該多有幾個吳化鳴!”

“住口!”楊秀清吼道,“石達開,你太放肆了!別忘了,你還不是太平天國的主宰。殺誰,放誰,你還說了不算!”

翼王冷笑道:“放肆的不是我,而是你!天朝乃是弟兄們用血換來的,不是你楊秀清個人所有。你做得公正,我就支援;你做得不公正,我就要管,而且還要一管到底!”

東、翼二王,互不相讓,你有來言,他有去語,越爭越烈。滿朝文武,都驚呆了。絕大多數的人心向翼王,而又懼怕東王,都為翼王捏一把汗。胡以晃更是如此,急忙出班奏道:“請二位千歲息怒!依卑職看,還是請天王決裁吧!”

洪秀全坐在上邊,聽著兩個人的爭論,始終沒發一言。說實在的,他對吳化鳴是不滿的,對石達開這樣做也有反感,從心底是偏護東王的。可是,他並不糊塗,石達開說得句句是理,吳化鳴的本章也無可指責。對他二人不滿,主要在於他們干涉了自己的所好,但又無法駁斥。洪秀全對東王的專橫也有些不滿,可是東王一向不干預他的私生活,有時還儘量投其所好。從這件事來說,他又對楊秀清特別滿意。拿今天這件事情來說,他又拿不出袒護東王的理由。真是左右為難,不好張口。

胡以晃這一啟奏,天王不能不說話了。他把桌子輕輕一擊,東玉和翼王都把嘴閉上了。過了片刻,只聽洪秀全說道:“吳化鳴身居丞相,直言諫君,無可指責。即使措詞激烈,有失檢點,也情有可原。東王執掌朝綱,忠心耿耿,嫉惡如仇,日理萬機,偶有失查之處,也在所難免,此謂‘智者千慮,難免一失’也。翼王兄弟,公忠體國,扶正驅邪,愛天朝勝愛自己,借他人如惜至親,胸懷天父博愛、無私之心,實屬可欽可敬!爾等所做所爭,皆為天朝大業。依朕看來,這件事情就此終結了吧!”

洪秀全說的這番話,真是八面玲瓏,面面俱到,誰也沒得罪。

石達開出班奏道:“天王過譽,小弟實不敢當。達開將肝腦塗地,以報天恩。吳化鳴尚囚在東府,如何發落?請天王降旨!”天王道:“卿言是也!”洪秀全往下看了一眼:“胡以晃!”。臣在。”胡以晃出班施禮。天王道:“朕命你到東府傳旨,將吳化鳴釋放,帶到殿上來!”“臣遵旨。”胡以晃轉身去了。

天王向東、北、翼三王說道:“朕有病纏身,天國重擔靠你們來挑。有事要多商議,說話要心平氣和,且莫鬧出笑話。”洪秀全是有意給二王調和。

石達開聽了,很受感動。他萬沒想到,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如今,吳化鳴得救了,自己得到了勝利。作為一個臣子,還有什麼可說的?便出班奏道:“請天王哥哥放心,小弟定為天國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說罷,又轉向東王,含笑說道:“小弟年輕,說話辦事都有不到之處,還請東王哥哥恕罪!”

楊秀清的臉時紅時白,很不自然。他承認今天打了敗仗,輸給了比他小四千歲的石達開,楊秀清是九千歲,石達開是五千歲。而失敗的原因,都在天王身上,他沒有料到,為了一個小小的吳化鳴,竟費了這麼大的周折,不但沒達到殺一儆百的目的,還被人家教訓了一頓,豈不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尊嚴?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面對著至高無上的天王和強有力的鐵腕人物翼王,他又無可奈何!只覺得兩肋發脹,心口作痛。翼王主動向他賠禮,他又認為這是石達開奚落自己。有心不理,又覺得過於露骨。於是,他把一肚子火氣往下壓了壓,裝作笑臉,說道:“兄弟說的哪裡話來,全怪我做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