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慧告訴我,當時學生們學習是非常刻苦的,可是大家的精神狀態都很振奮。整個校園裡都瀰漫著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氣息。
是什麼樣的信念在支援著他們呢?
錢凌白'U11'老人的一席話,或許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我們這批人都親身經歷了戰爭歲月。連年戰爭剝奪了我們正常學習的權利。現在,黨和國家給了我們這樣好的機會,讓我們能夠進入學校安心學習。我們對黨和國家充滿了感激之情。我們只有拼命學習,才能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才能學好技能報答黨和國家的培養,也才能不辜負自己的歷史使命。”
伙食之好是出了名的
酆炳林'U12'念高中就在北京,可是他整整提前一個月到留蘇預備部報到。說起其中原委,老人至今仍忍俊不禁:
“高考結束後的一天,我和幾個同樣被留蘇預備部錄取的同學一起散步。走著走著就到了留蘇預備部的大門前,大家決定進去看看。我們正趕上中午開飯。一進門,就聞到撲鼻的肉香。進去一看,原來大家正在吃肉包子,那個香呀!比我們中學的食堂要好不知多少倍!我當機立斷:第二天就報到!結果我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一個月就報到了。說來也好笑,就為了留蘇預備部的肉包子!”
我所採訪的所有曾在留蘇預備部學習過的學長們,無不對當時的伙食水平讚不絕口:“那伙食待遇,絕對沒的說!”
學員們每月的津貼是三十三元。學校扣掉一元作為管理費,十五元發給每個人作為零用錢。大家的伙食標準是每月十七元,這在當時已經夠得上中級幹部“小灶”的待遇。
留蘇預備班的伙食,即便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也是相當體面的。而在國凋民蔽的建國初期,幾乎可以用“奢侈”來形容:
許寶文'U13'這樣描述當年的伙食:
“早上,桌上擺著熱氣騰騰的豆漿、稀飯,佐以醬牛肉片、油炸花生和六必居的醬菜;午飯和晚飯都是四菜一湯,至少有一個菜是純肉的重葷。主食是米飯、饅頭、花捲,隨便吃,隨便拿。”
回憶起當時的伙食,有些學長至今仍然回味無窮:
“熱騰騰的大白麵饅頭,就在過道兩側擺著。每次吃完飯,大家總要順手拿一兩個,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吃,又喧又甜,後來再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饅頭;雞蛋湯一上就是一大鍋,有人居然能從鍋底撈出不少整個的雞蛋。我們在留蘇預備班學習時,國內供應已經緊張,開始收糧票、限量控制了。可是留蘇預備班裡還是每頓四菜一湯。國家為了培養留學生真是不惜工本。”
建國初期,國家經濟還沒有從戰爭中恢復,全國絕大多數人民還處在溫飽的邊緣。對於佔學員大多數的平民子弟來講,昨天還是粗茶淡飯,今天卻是雞鴨魚肉,生活就彷彿一下子進入了天堂,
比媽媽還細心
在出國前,每個學生領回兩隻嶄新的衣箱。統一置裝的工作開始了。
同學們被集中在一起,由裁縫師傅給大家量尺寸。先是服裝店的師傅來量了男生的西服、女生的裙子的尺寸,然後又在此基礎上量了冬大衣、秋大衣的尺寸;接著,帽子店的師傅也來了,給每個人量了單帽和冬天的皮帽子的尺寸;後來,皮鞋廠也來人給每個人量了單鞋和翻毛皮鞋的尺寸。過了大約一個月,服裝陸陸續續地送來了。衣服和鞋子上有每個人的姓名。由於衣服、鞋帽都是由高階裁縫量身定製的,每個人穿在身上都合體熨貼。
第五章 夢開始的地方(8)
男生的服裝包括:
冬季的皮領絲棉大衣一件;春秋季的薄呢子夾大衣一件;皮鞋五雙;西服兩套,一套是天冷時穿的呢料,一套是夏天的凡爾丁;中山裝兩套;襯衣十二件;睡衣一套;毛衣、毛褲一套;皮帽子一頂;實習的工作服一套;領帶若干。
女生的服裝如下:
冬季的排扣絲棉大衣一件;春秋季的薄呢子夾大衣一件;皮鞋六雙,其中一雙為毛皮鞋,其餘為單皮鞋;粗毛嗶嘰西服兩套;冬天的禦寒帽子一頂;粗線毛衣一件;毛料的長袖連衣裙一件;花綢的短袖連衣裙一件。除此之外,每個女生還有布襯衣四件;內褲四條;長統絲襪四雙;短襪套四雙;紗巾一條;毛線圍巾一條。女生還有一個小挎包,一小瓶香水和麵油。
不論男女,每人發了皮拖鞋、梳子、牙刷、牙膏、香皂,還有一把毛刷,用來刷呢料上的灰塵。此外每人有一床中等厚度的羊毛毯和一件雨衣,還有一個上課時裝書本的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