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但溼有風溼、寒溼與溼熱之不同。若因勞動後汗出過多或冒雨涉水,溼衣裹身,或汗出當風受寒,或久居寒冷溼地等,均可致寒溼入侵,留著腰部。長夏溼熱交蒸,感受其邪,或膀胱溼熱,由腑及髒,以及寒溼日久鬱而化熱,則溼熱內蘊,阻遏經脈,亦可引起腰痛。
2。閃挫跌僕
舉重抬舁,暴力扭轉,墜墮跌打,或體位不正,用力不當,屏氣閃挫,導致腰部經絡氣血執行不暢,氣血阻滯不通,瘀血留著而發生疼痛。
3。年老久病
老年腎氣虛衰,精血虧耗,或先天稟賦不足,或勞欲過度,或多種慢性疾病,遷延日久,導致腎虛精虧,不能濡養經脈而為腰痛。
二、病機
腰痛基本病機為經脈痺阻,腰府失養。外感腰痛由外邪痺阻經脈,氣血執行不暢所致。寒為陰邪,其性收斂凝閉,侵襲肌膚經絡,鬱遏衛陽,凝滯營陰,以致腰府氣血不通;溼邪侵襲,其性重著、黏滯,留著筋骨肌肉,閉阻氣血,可使腰府經氣不運;熱與溼合,或溼蘊生熱而滯於腰府,經脈不暢而生腰痛。內傷腰痛多由腎精氣虧虛,腰府失其濡養、溫煦。精氣虧虛則腎氣不充,偏於陰虛則腰府不得濡養,偏於陽虛則腰府不得溫煦。經脈以通為常,跌僕挫扭,影響腰部氣血執行,以致氣滯血瘀,壅滯經絡,凝澀血脈,不通則痛。誠如《景嶽全書·雜證謨》說:“跌僕傷而腰痛者,此傷在筋骨而血脈凝滯也。”
病位在腰,與腎及足太陽、足少陰、任、督、帶等經脈密切相關。腰為腎之府,賴腎之精氣以濡養,故腎病可致腰痛。由於人體足三陽、足三陰、任、督、帶等經脈均經過腰部,因此腰痛尚與上述經絡病變有關。其中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以及督、帶脈關係尤密。因為足少陰腎之脈,貫脊,屬腎絡膀胱;足太陽膀胱之脈,夾背抵腰中,人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督脈貫脊上行;帶脈起於季肋,繞身一週。若外感寒溼、溼熱或瘀血內阻,經脈氣血執行不利,以及內傷及腎,均可發生腰痛。
病理性質虛實不同,但以虛為多,或見本虛標實。凡因寒溼、溼熱、瘀血等痺阻腰部,經脈不利,氣血執行不暢者屬實;因腎之精氣虧虛,腰府經脈失養者屬虛。但腰痛以腎虛為主,因腎藏精,主封藏,若腎之精氣虧虛,最易發生腰痛。
實證延久不愈,邪留傷腎可由實轉虛;虛證腰痛,常因腎虛易感外邪而加重,多見本虛標實的錯雜之候。寒溼久鬱,可以化熱。寒溼、溼熱邪痺日久,絡脈不利,多致氣滯血瘀。而寒溼、溼熱、血瘀均可傷腎,寒溼易傷腎之陽氣,溼熱每易耗傷腎之陰精。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以腰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2。常有居處潮溼、涉水冒雨、跌僕挫閃或勞損等相關原因。
3。急性腰痛,病程較短,輕微活動即可引起一側或兩側腰部疼痛加重,脊柱兩旁常有明顯的按壓痛。
4。慢性腰痛,病程較長,纏綿難愈,腰部多隱痛或痠痛。常因體位不當、勞累過度、天氣變化等因素而加重。
二、病證鑑別
1。腰痛症狀的鑑別
(1)腰痛以兩側為主,按之則舒,勞則為甚,多屬腰肌或腎臟疾病。
(2)腰一側劇痛,活動不利,發病急暴,或有閃挫損傷史,多屬急性扭傷。
(3)腰痛而伴有尿頻急、灼痛者,當與熱淋鑑別;若腰一側突發絞痛,坐立不安,伴有噁心嘔吐,小便黃赤或血尿,應與石淋相鑑別。
(4)腰部正中疼痛,彎腰不利,多屬脊椎病變。
(5)腰痛的發作,每因氣候變化而加劇,多屬風溼病。
2。腰痛與背痛、尻痛、胯痛
腰痛是指腰背及其兩側部位的疼痛,背痛為背膂以上部位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兩側胯部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應予區別。
3。腰痛與腎痺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為主;腎痺是指腰背強直彎曲,不能屈伸,行動困難而言,多由骨痺日久發展而成。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邪實與正虛
邪實者,病史短,發病驟急,痛勢劇烈,拒按,多由外邪所致。正虛者,病史久,反覆發作,痛勢綿綿,喜按,多由腎虛所致。
2。分清病理因素
腰痛酸脹重著,屬溼;兼有冷感,得熱為舒,屬寒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