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部分

戰見功,才會得到南楚軍方老帥文煥章的認可。在文武重臣之間左右逢源,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張博虎其人實在不簡單麼?”

“隨州地處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南楚重鎮江夏,西接大夏門戶襄陽,北臨信陽,南達荊門。與夏楚兩國而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邊重施故技,一邊派軍攻吳,若無所圖,你當楚軍真是吃飽了撐的麼?”

薛青雲討了個沒趣,訕訕問道:“那依侯爺之見,張博虎下一步意欲何為?”

楊致森然道:“張博虎曾有過大丈夫鬥智不鬥力的豪言,奇計迭出方顯其智,方見其才。楚軍意在收復隨州,歐陽行既是南楚名將,對陣葉闖未必不堪一擊,進攻吳越恐怕只是轉移大夏視線的佯動,為攻佔隨州做戰術掩飾。大夏在隨州屯駐重兵,強攻難以得手。張博虎煞費苦心的爭取時間,要麼是暗中掘地埋以大量火藥炸城而攻,要麼是挖渠引水相灌淹城而入。”

薛青雲驚道:“炸城或灌城?此二計何其毒也!侯爺是說,楚軍重施故技一再相擾,仍是為了讓我軍無暇他顧,藉以遮蔽我軍耳目?……侯爺,我們應當遣人儘快報知楊耀,也好讓他早作準備啊!”

“晚了。”楊致不無惋惜的道:“一來我與楊耀素無來往,一時難以取信於他。二來統軍將帥與外任重臣相交乃是大忌,即便楊耀納我之言,也必會與帳下幕僚反覆商議,再快馬急報長安請示皇帝。一來一回少說也需耗費五日以上的時間,到時候只怕連黃花菜都涼了。”

三月十一日,索力率軍突圍,雙方激戰至三月十三日,突厥中軍主力五個萬人隊被大夏三路大軍殲滅過半。是夜,索力集結身邊僅存的兩個萬人隊,不退反進,像瀕死的瘋狗一樣,傾盡全力向耿超所部發動了自殺式的反攻。戰至三月十四日午後,突厥中軍主力盡數被殲,索力於絕望之中自刎而死。耿超一如往常身先士卒,箭矢用盡強弓折斷,長槍槍桿刀刃無數,槍頭磨鈍如鋸,身披七十餘創。次日凌晨於回軍南歸途中傷重不治而亡,時年三十一歲。

三月十六日午夜,隨州南城被楚軍掘地暗埋的萬斤火藥炸塌四丈有餘,南楚八萬精兵分兵兩路,從南門與東門突起攻城,夏軍倉促應戰無力迴天,翌日上午辰時隨州城破。夏軍殘部往襄陽回撤,主帥楊耀親自領兵斷後,與乘勝追擊的楚軍拼殺半日,力戰不敵,以身殉國。據稱死後屍身不倒,兀自怒目圓睜,倚刀面北而立!

南北兩線大戰,大夏一勝一敗。北線大勝,此役從夏曆隆昌元年十一月初始至隆昌二年三月中旬而終,歷時近半年,殲滅突厥主力騎兵十一萬眾,斬殺突厥各部諸民逾七萬,俘獲突厥王公貴族三千餘人,迫使突厥索力可汗絕望自刎,大漠草原遭此重創,重又陷入諸部攻伐爭雄的混戰時代。保守估計,此役之後漠南再無突厥王庭,北境至少十年之內無戰事。

然而大夏方面,於此一役亦是損失慘重。不僅以勇悍揚威大漠的名將耿超重傷戰死,還折損精騎五萬有餘,步軍上萬,累計有近七萬大夏兒郎埋骨異國他鄉。

南線之戰,事起突然。隨州方面除了丟城失地,主帥殉難,兩戰皆敗折損了六萬兵馬,更重要的是大夏於南楚對峙的戰略優勢盡失。

楊致的相關預測,至此盡皆應驗。大夏一勝一敗,元氣大傷!(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361章 較勁

大夏幾乎同時與突厥和南楚進行的兩場戰爭,一勝一敗。索力可汗絕望自刎,突厥幾陷滅頂之災。雖然大夏無力也無意佔領大漠草原的廣袤土地,但至少可保北地邊境十年之內再無大戰。南線則面臨南楚大軍壓境,國勢安全與十年之前恰好相反。

換做大夏太宗武成皇帝在位,無非是咬牙切齒的調兵遣將,積極準備反攻,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新皇趙啟即便從被立為太子的監國之日算起,全面署理朝政也不過兩年有餘,所以不得不面對自從登基以來的一場莫大危機。

早在隨州尚未失陷、楊耀首敗之前,便有流言隨往來商賈一路傳入大夏:現任夏帝自幼頑劣,非嫡非長亦無能,尋常百姓人家承襲家業還知道該怎麼選,武成皇帝雄才大略,怎麼會將大位傳給這麼個主?其中必有蹊蹺!大夏與突厥已有六七年相安無事,皇帝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傻小子,究竟有何德何能,就敢輕啟戰端?想當年寧王殿下鎮守襄陽之時,攻佔隨州猶如探囊取物,以至楚軍不敢北望,哪裡會像楊耀那個縮頭烏龜一般的窩囊?

流言歷經一千多里行程傳至長安,版本自然會相應隨之升級:皇帝幼年時是怎生憊懶,是如何如何的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