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少數的人,在兩百億劫當中,「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因為,你毀謗《法華經》,我們說過,你等於是斷三寶的種子。
因為《法華經》是唯一一個能夠成佛的方法,唯一一個。只有內觀真如,沒有其他的方法。你把這個內觀真如的法門一謗,佛種斷了,那麼這個世間上就只有阿羅漢,沒有佛陀了。沒有佛陀出世就沒有人正規地說法,就法寶也斷。沒有人說法,就沒有人成就聖道,沒有僧寶。所以,你跟三寶結下惡緣,就不見佛,不聞法,不見僧,乃至於千劫當中於無間地獄受大苦惱。但「畢是罪已」,又遇到常不輕菩薩教化而成就無上菩提。所以他整個過程當中,就是先因毀謗罪業,墮落地獄;第二個,強燻妙法,成圓頓種;第三個,值遇菩薩,蒙佛教化。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有三種差別,當時毀謗的人有三種後果。這個地方提出來的是第三種,少數的。我們看蕅益大師怎麼解釋這一段。他說這個墮落受苦有三種差別:
第一個,若「悔深行勤,容可不墮,雖墮易出」。因為常不輕菩薩臨終的時候,蒙威音王佛講《法華經》,證得六根清淨了,而六根清淨以後他成就大神通、大威德,所以當時這些毀謗他的人聽到他成就這麼大功德以後,很多人就懺悔了,就知道他是一個聖人,不可思議的聖人。懺悔以後,也開始努力地修學《法華經》,開始內觀。我們說過,真能破妄,善根的光明是可以滅罪的,所以這些人是可以不墮落的,就算墮落也是很快彈出來。如果善根強的人,就算墮三惡道,很快就彈出來,「雖墮惡趣,終不久留」。這第一種。
第二種,是「悔淺行怠」。懺悔的力量很薄弱,修行也懈怠,這種人自然先墮,後方得度。你懺悔就隨便懺悔,修行也隨隨便便,那你一定會先墮落。但是因為你後來聽《法華經》以後有善根,也是可以彈出來。
第三種是最糟糕了,沒有懺悔,也沒有修行。那麼毀謗以後,「墮苦則久,但由菩薩慈悲攝受,終蒙度脫」。那麼這些毀謗《法華經》的,是因為常不輕菩薩引起,他當然要負責任。所以他們墮落以後,一個沒有大乘善根的人,一墮落就很難出來了。這個三惡道,你要沒有靠善根,你一墮進去,因為你惡性迴圈,到了三惡道你心識闇鈍,闇鈍以後你這個業力就很難反轉。很難反轉,這個時候你今生做狗,來生做貓,第三生做豬,你越做越糊塗。這個心識闇鈍,越來越糊塗。心識闇鈍情況之下,即便稍微的業力你都沒辦法反轉。那怎麼辦呢?那只有佛菩薩出手救你了。所以常不輕菩薩的慈悲攝受,把他們救出來,這就是第三種人。
最好的是你馬上懺悔而修習善根,你自己能夠避免墮三惡道;第二種是墮落以後直接彈出來;第三種是墮落以後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那麼菩薩去救拔你。這三種情況。
辛二、結會果報
分二:壬一、結會古今;壬二、勸持
我們看辛二的「結會果報」,把這個果報做一個總結。
壬一、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佛陀招呼了大勢至菩薩,「於汝意云何」,當時增上慢的四眾弟子當中,常輕視這個菩薩的是誰呢?就是在法華會上,跋陀婆羅(跋陀婆羅翻成中文叫賢護),這個賢護菩薩跟他的眷屬五百菩薩;還有師子月比丘(師子就是智慧,月就是慈悲),他所帶領的五百比丘的眷屬;還有尼思佛等,跟他的眷屬五百優婆塞。現在都已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就是初地到八地的菩薩。就是過去這些毀謗常不輕菩薩的人,因為他當下成就善根,並蒙常不輕菩薩後面的教化,如今都已經成就初地到八地。
所以諸位!一尊應化身出現以後,他所有的弟子都有一段故事的。欸,這一群弟子,是我哪一生的時候,我陪他們走過來的;這些弟子是我在哪一生的時候,我當初是怎麼樣度化他們的。在因地的時候,在方便道的時候廣結眾生緣,等到你成就應化身的時候這些人善根也成熟了,就是到你的國土。其中這一部分,跋陀婆羅、師子月跟尼思佛,就是在常不輕菩薩這一期的應化當中度化的。
這樣的度化,蕅益大師就提出一個問答,他說,「若因謗墮苦,菩薩何故為作苦因?」就是這四眾的弟子雖然增上慢,他一時也沒什麼事,您老人家去刺激他,使令他謗法,墮落到惡道!那菩薩為什麼會做這種事情呢?
蕅益大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