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動。孟子見自己的思想主張難於在齊國實行,準備再次離去。齊宣王開出了更優厚的條件——“養弟子以萬鍾”——來挽留孟子。可是,他挽留孟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孟子和其門徒成為道德楷模,以供齊國人學習。孟子要的是自己的思想主張得到真正落實,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了離去。可是,等真要離開齊國的時候,孟子又猶豫了,他說:“千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遇而去,豈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雖然,豈舍王哉?……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懷著幻想和期待,孟子在齊國的邊境上逗留了三天,等待齊宣王來追他回去,然而,齊宣王沒有來。在我看來,孟子的這段際遇堪稱中國思想家與統治者之間貌合神離的經典範例。它告訴後人,作為一個人文學者,能否被當權者賞識、禮遇是一個層次,自己的思想主張能否被當權者接納則是另一個層次。做到前一個層次很難,做到後一個層次就更難了。

由此可見,選擇合作者,除了個人的智慧之外,機遇也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文幼章要比孔子、孟子幸運得多,在離開了蔣介石之後,他還能遇到周恩來。不過,文幼章也好,孔子、孟子也罷,他們在選擇合作者這個問題上有一點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