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之後,他還能遇到周恩來。不過,文幼章也好,孔子、孟子也罷,他們在選擇合作者這個問題上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堅持了“寧缺勿濫”的原則,忠於自己的獨立思想,不拿精神原則做物質交易。文幼章沒有因為自己得到過蔣介石的禮遇就在精神上臣服於蔣介石,孔子和孟子更是如此。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選擇合作者的智慧(3)
當今社會,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那麼,我們在選擇合作者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借鑑一下古人的智慧?
“顛了”之後
李敖先生曾經將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形象地概括為以下幾種:服了、熊了、顛了、拼了。其中,“顛了”是指一些人因不滿政府的統治,離開自己的祖國,去另外的地方尋找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跟你們玩了”。從理論層面上講,“顛了”表面看是一種消極的逃離,可實際上是有積極意義的——它表明了一種決絕的態度,大有《詩經?碩鼠》中所說“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的味道。從實踐層面上講,確實有人在“顛了”之後大有作為——美國就是當年一批從英國“顛了”的人建立的國家。
1620年,約翰?溫斯羅普帶領著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跨越了三千英里的大西洋,從英國來到北美蠻荒。這批清教徒因在英國遭受過*,所以他們既不想當奴隸,也不想當主子。他們在登陸普利茅斯時簽訂了那份有名的《五月花公約》,憲政和契約精神在這份歷史文獻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將財富視為上帝恩寵的象徵,是“得救”的外在跡象,因此以富裕為榮。同時他們又主張勤奮節儉,反對奢侈。按說,北美大陸是這批人的“樂土”,這批人又具有顯而易見的創業精神,他們的幸福生活應該唾手可得的。可是,問題沒那麼簡單。從英國“顛了”,需要勇氣;在一塊新大陸上建立國家則需要更高的智慧。
擺脫了英國的清教徒最初是存有烏托邦幻想的,他們認為,自己跨越大西洋的遷徙之舉是完成與上帝的約定。當踏上北美土地的時候,“上帝的子民”就已經獲得了獨立和自由。剩下的,就是建立“山巔之城”了。“山巔之城”是他們的一種宗教色彩極濃的理想,他們要按照《聖經》的藍圖去建立教會和政府,引導人民服從上帝,勤奮工作。為此,他們建立了著名的三大契約:天恩之約、教會之約和公民之約。天恩之約是信徒個人與上帝之間的約定,教會之約是信徒之間的約定,而公民之約是信徒作為公民在組建世俗政府時的約定。顯而易見,在最初的契約中,宗教色彩十分強烈。在馬薩諸塞殖民早期,只有教會會員才有在政府中任職的權利。
可是,現實的發展永遠會超出人們的預料。到了移民的第二代,美國人的宗教色彩大大減弱,原因是清教徒的子女們對父輩視為神聖的宗教已經不很在意了。這些孩子沒有宗教體驗可以彙報,因而也就不能取得教會會員的資格;沒有教會會員的資格,他們就不能在政府中任職。可是,如果不接納他們為會員,政府中空缺的職位讓誰去承擔?再下一代又該怎麼辦?這個政權日後又該如何維持?這個問題讓美國的第一代移民大傷腦筋。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對自己不惜用生命去捍衛的宗教信仰,兒女們根本就不懂得“珍愛”。天然的血緣關係和父輩們的奮鬥史都無法填平深深的代溝。我相信,在那個時候,美國第一代移民的苦惱絲毫不亞於當今中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
怎麼辦?
最後,父輩妥協了。他們只好降低標準,在1662年搞了個“半途契約”,規定凡是教會會員的子女都能成為“半會員”,以使他們的子女能照樣受洗,並有望成為會員。在教會不惜改變原則以遷就現實的時候,清教現代化的過程也就開始了,而這一過程一旦開始就再也不能停下來了。清教徒“山巔之城”的理想在世俗壓力面前失敗了,可是一個遷就人性的文化傳統卻保留了下來;“山巔之城”的理想失敗了,可一個強大的美國有了良好的精神基石。正是憑著這種與時俱進的靈活的精神氣質,逃離英國的這批清教徒把自由思想和憲政理念深深地植根在了北美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在現實生活中,“顛了”不但可以用來形容人民和政府之間的關係,而且可以旁及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家鄉、個人與團隊等很多關係。比如,一個人對家庭不滿,可以離家出走;一個人對家鄉的環境不滿意,可以遠走他鄉;一個人對單位所給的報酬不滿,可以選擇辭職離開。這些都可稱之為“顛了”。“顛了”本身沒問題,關鍵是“顛了”之後怎樣?清教徒建立美國的這段歷史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