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譯文】

“(百姓)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分辨土地的情況而獲得利益,謹慎立身,節約用度,以此來奉養父母,這就是百姓的行孝。所以從天子至於百姓,如果行孝不能夠自始至終,卻要想不遭遇禍患,那是從未有過的。”

【講讀】

此章最後講“五孝”中的普通百姓的孝道,因此稱為《庶人章》。

一、 庶民孝道的四方面

1。 用天之道。

《注》:“春生、夏長、秋斂、冬藏,舉事順時,此用天道也。”

“用”,運用、遵行的意思。“天之道”,天道,指自然執行的規律。這是說,百姓要遵循自然規律辦事,比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

孔子是抓住庶民的特點來論說孝道的,當時的庶民一般是農耕者,因此孝道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順因天之道,幹好自己本分的耕種收穫等。

2。 分地之利。

《注》:“分別五土,視其高下,各盡所宜,此分地利也。”

庶民要耕種好,就得分辨土地的情況,然後可以按照土質情況以及高下環境,該怎樣使用的,該種植什麼的,就按照不同的特點來使用,這才能分享土地的利益。

比如《周禮·大司徒》有分辨“五土”之說:一是山林、二是川澤,三是丘陵,四是墳衍,五是原隰(,低溼的地方)。庶民要分辨之,適宜種植什麼,就播種之。

3。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注》:“身恭謹,則遠恥辱;用節省,則免飢寒;公賦既足,則私養不闕。”鄭玄注:“行不為非,為謹身。富不奢泰,為節用。度財為費,父母不乏也。”

這是說,能按照天時、地理的規律勤勉地耕種,自己又謹慎,又節約用度,然後以此來贍養父母。

4。 此庶人之孝也。

《注》:“庶人為孝,唯此而已。”此總括以上四個方面,這些就是庶民的孝道了。

二、孝:自始至終

最後將上面五章的“五孝”作出小結:“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注》:“始自天子,終於庶人,尊卑雖殊,孝道同致。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言無此理,故曰‘未有’。”

這是說,所以上始自天子、下終至於百姓,如果孝沒能被自始至終地施行,而想要不遭遇到禍患,那是不可能的。

回過頭來,再來看值得一提的《庶人章》之“庶”。《說文》:“庶,屋下眾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屋下光多也。”由屋子裡亮光的眾多,而引申為眾多、然後是人的眾多,便與眾人、百姓聯絡上了。

有意思的是,說到“庶人”的孝道,在表達上有兩處不同,一是以上幾章都會用上“蓋”字,二是都引用文獻《尚書》或《詩經》,來深化旨意,然而本章卻都沒有。這是為什麼?《疏》雲:“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皆言‘蓋’,而庶人獨言‘此’。註釋言‘此’之意也,謂天子至士,孝行廣大,其章略述宏綱,所以言‘蓋’也;庶人用天、分地、謹身、節用,其孝行已盡,故曰‘此’。言惟此而已。庶人不引《詩》者,義盡於此,無贊諸也。”——因為既然是眾人、普通人,所以能做到這些,就是很好地盡行孝道了。但是既然不是一般人,而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那麼職位越高,孝道就越是宏大,所以文中用“蓋”,表示大略而已,而還不足以全部囊括之。

這既讓我們看到,古代經典用字的講究,令人欽佩;而古代解讀者的心細如髮的剖析,也讓人肅然起敬。不僅如此,這裡更有啟發意義的是,孝道這種道德規範,不是越對下越嚴求,而是越對上越嚴肅莊重;對那些越是有社會職權的人物,如士、卿大夫、諸侯、君王的要求更為整肅,並逐級加重加大。

三、《庶人章》現代啟示談片

讀完這“五孝”,我們會特別感悟到原來孝的內容是那樣豐富,不僅僅是一般所謂的贍養父母、孝敬親人、悌友兄弟。孔子看來,這些內容僅僅是行孝的基本層面的東西。孔子則進一步把這些屬於基本層面的孝道,推廣演繹出去了,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層次人的崗位職責中去了。

在這一孝的系統的層次中,孔子認為越是高位,那麼孝道的內容越是重要,意義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