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也知道美國的教育不同於中國。在美國,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教育制度,每個州有不同的辦法。每個城市有不同的學區,學區的權力非常大,學校的權力也非常大,可以制定自己的規則,設定自己的課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選擇學生,只要不違反基本的法律(比如不能在課堂裡進行宗教教育),就沒有人來干涉你。

這樣看來,在美國,選擇學校的意義更加重大。可是,當益肇開始考慮這件事情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美國孩子的心裡根本沒有什麼“明星高中”或“重點高中”。

從教育制度本身來說,美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所以無論從政府還是從家庭來說,都有讓孩子讀12年書的義務。孩子們初中畢業以後去讀高中,本來不存在淘汰的問題。孩子不去唸高中的唯一原因,就是他本人不願意。有些孩子選擇不去讀高中,因為他覺得在家裡學習比在學校學習更自由,也更有效。另外一些孩子則不喜歡學校的課程,他們更喜歡畫畫、音樂、藝術,或者體育。他的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尊重他的選擇。爸爸媽媽也會說:“他有他的自由。”

在某種程度上,美國孩子的很多夢想與接受良好教育並不吻合。他們崇拜的那些體育明星,歌星和好萊塢影星,往往都是很糟糕的學生,可是卻都名利雙收。他們的成功之路,對很多孩子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過,誰都知道在這條道路上走著的人少之又少,對大多數人來說,接受良好教育仍是一個獲得穩定工作和收入的途徑,所以讀書的動力存在於廣泛的人群中。事實上,美國的人均在校讀書時間,要比中國人多很多。

這樣看來,美國孩子與中國孩子的差別,不在於他們可以不讀書,而在於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讀書。中國孩子中那種“擇校”的概念,在大多數美國的孩子中間是沒有的,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沒有。沒有一個美國家庭會不顧一切、跨越好幾個街區去選擇一個心目中的好學校,花上一大筆錢,然後讓孩子每天把好幾個小時花在路上。

這倒不是說美國的學校不分好壞。學校總有好壞優劣之分,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益肇在一所公立學校讀初中的時候,總覺得公立學校不夠好,而私立學校要好得多,那裡的設施好,老師好,課程的設定也好,但讀私立學校要花很多錢,一般家庭無法支付。益肇小小年紀,已經發現只有華人家庭和印度人的家庭,才會把孩子送到很遠的學校去讀書,而美國家庭總是讓孩子就近在自己社群的學校讀書。

這個國家的特色之一,就是學校的教育水平通常與社群的檔次相一致。高階住宅區裡總會有好學校,而下層社群的學校通常也都質量不高。你在“購房指南”上尋找房產資訊,就會發現,房主通常會把房子附近學校的優劣作為吸引買家的一個指標。所以,一所好學校能把周圍的房價大幅度抬升,一片豪華住宅也能吸引優秀老師來舉辦一所好學校。這也說明美國的家庭不是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只不過,他們不像中國的家庭那樣為這件事情那麼焦慮,那麼興奮,那麼費盡心機,那麼生死攸關,那麼不惜一切代價。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區別,所以益肇仍然覺得有必要進行調查。這個高中學生髮現,美國的高中也有指標,比如加州“教育網”上,把從小學到高中所有的升學率都統計在冊,還可以查出哪個學校在哪次考試當中表現如何,可以看到高中的畢業生都進入了哪一所大學。不過,校長在表述他的成就時,不用“升學率”這個概念。他們不是說“我們畢業生中有90%考入大學”,而是說“我們這個學校90%的學生畢業後都選擇去讀大學。”聽上去好像是,“只要你喜歡,就可以去讀大學”,而不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去讀大學。”

益肇如此這般調查一番,到頭來發現全都沒有意義。因為他那個社群有四所初中,卻只有一所高中,所以把500名初中畢業生合併到一個高中,就算完事大吉。沒有任何升學的動員,沒有任何“戰前演練”,沒有“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也沒有中國學生所謂“一模”、“二模”和“三模”,更沒有那“最後的一博”,這些都沒有。焦慮,期待,興奮……這些也都沒有。還是這些學生,大家一起走,一起來,只不過換了一個門,他就成了高中一年級學生。

但是益肇心裡明白:“這所高中每年大概有20多個畢業生進入美國最好的大學。”這數字滿足了這個華人家庭的某種心理期待。

“幾年以後,我將成為這20多人中的一個。”益肇這樣想。

排隊的文化(1)

我每次去見女兒的老師,都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