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本區內安置《武漢勞動志》,1991年鉛印本,第288頁。。

江蘇省會南京市,除1000餘名“老三屆”學生自願前往內蒙古鄂托克等旗插隊、6000餘名去國營農場落戶外,亦實行類似武漢市的“區區對口”安置辦法,即要武區、遵義區與鎮江地區;朝陽區與揚州地區;紅衛區、浦口區、棲霞區與六合地區;延安區、東方紅區、雨花區與淮陰地區彼此掛鉤,安置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南京市革委會下鄉上山辦公室:《知識青年去農村插隊分佈情況一覽表》(截至1969年4月21日)。。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地點的選擇(6)

雲南省會昆明市,大部分畢業生安置到滇西南的保山地區和德宏州插隊;少部分安置到雲南生產建設兵團和市郊農村;另有少量畢業生進入“五七”幹校《中國人口?雲南分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9年版,第266頁。。

上述三省會的畢業生分配模式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應是有代表性的。另外,省內若干大中城市,因畢業生較多,也存在跨地區安置現象。譬如,內蒙古包頭市一部分下鄉知青被分配到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巴彥淖爾等盟農、牧區;河南開封市部分畢業生安置到周口地區、駐馬店地區、商丘地區農村落戶。福建省內人口較多而土地較少的市,知青除就地安排外,一部分安排在其他地區,如廈門、泉州兩市知青的安置地主要在三明和龍巖地區。這種現象相當普遍,無須贅述。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跨省、區安置是在國務院有關機構統一指導下進行的話,省內跨地區安置則是在省計委、知青辦、勞動、文教等部門通盤規劃下的產物。這就體現了知青安置工作中的計劃性。

美國學者托馬斯?伯恩斯坦指出,上山下鄉運動是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號下展開的,這涉及該運動與農村發展的關係。所謂“最需要的地方”是指那些最不發達、最窮、最落後的地區,也就是指西部和邊疆的省份或者那些偏僻多山的省份,而不是那些位於平原的較為富裕和發達的地方。然而事實卻是,一部分青年確實被安排到了落後、偏僻、貧窮的地區,但也有更大量的青年被安排到了更現代化、更發達、更繁榮的地區'美'托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鄉》,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1、75頁。。

作者的觀點是無懈可擊的,並且觸及上山下鄉運動中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矛盾,換言之,即發展貧困落後地區的宗旨與將大量知青安置到較發達較富庶地區的做法的矛盾。這一矛盾雖在1973年以後才凸顯出來,它的端倪卻可以徑直追溯到運動之初。對此,武漢、南京、昆明三市的知青安置走向提供了佐證。

湖北全省八個地區中,以鄂東北的鄖陽、鄂西兩地區經濟相對落後,以山地為主,且地曠人稀,而武漢市恰未在這兩個地區安置知青。該市知青均安置在平原或丘陵為主的地區。這些地方交通便利,經濟亦比較發達。

江蘇省南京市於1968年至1969年4月間,將6�6萬餘知青分往鎮江、揚州、六合、淮陰四專區插隊南京市革委會下鄉上山辦公室:《知識青年去農村插隊分佈情況一覽表》。。這些地區大多是比較富庶的“魚米之鄉”,而且除淮陰地區在地理上距南京市較遠外,其餘三個地區與該市毗鄰。

至於雲南昆明市知青安置的主要地區——滇西南的保山地區和德宏州,水土條件優越,谷地開闊,且富森林和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地處邊疆,交通不便,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遠落後於內地,是該省開發的重點地區。但該省最艱苦的地區位於滇西北,當地高山峽谷,多高寒山區,人煙稀少,生產以林、牧為主,經濟上最落後。

看來,上述三省會知青基本未安置在條件最艱苦的地方。領導者在選擇安置地點時,是將開發農村的宗旨與當地實際承受新增人口的能力綜合起來考慮的。那些條件惡劣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地區通常被排除在計劃安置之外。

地點的選擇(7)

實際上,被安置到“最艱苦地區”的大多是跨省、區分配的知青,而各省、區在安排本省知青時則較為務實。十多個省、區在安置自己的知青時,還有責任接收一部分外省、市知青。至少有些省、區,在安置外來知青時,更傾向於將他們放到偏遠或者貧困的地區去。如江蘇省,在將本省知青安排在條件較好的地區時,卻將大批來自上海的知青安置到條件比較艱苦的蘇北。在北方省份吉林,1969年接收京、津、滬、浙知識青年4�2萬餘人,主要安置到沿邊人少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