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白城、哲盟、延邊,後兩個地區還是蒙、朝等少數民族聚居區;而同時下鄉的本省知青,半數以上安置在交通便利、經濟較發達地區據吉林省知青辦1972年《全省人口、戶數、面積和下鄉青年集體戶等情況表》中的數字,可知3�8萬外省知青中的83�1%安置在白城、哲盟、延邊地區;而本省17萬知青中的62�5%即10�6萬人安置在長春、吉林、四平地區,其餘6萬餘人分佈在通化、白城、延邊、哲盟等地。。大量事實證明,令跨省知青最苦不堪言的,往往還不是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而是在升學、招工等方面與當地知青相比而處的明顯劣勢。由於“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原因,幾乎在所有外來知青與本地知青共居的地方,後者的上調率都要高出於前者。
第三個層次,本地區內跨縣安置。
屬於這種情況的是地區領導機關所在城市的知識青年。地級市基本是人口數十萬的中小型城市,下鄉知青較多,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市郊,而是疏散到所屬各縣。
第四個層次,縣級市鎮的下鄉青年在本縣所轄各公社內安置。
從知青安置地域所具有的政區層次性特徵中可以看出:行政級別越高、人口越多的城市下放的青年,分佈範圍越廣;反之,行政級別越低、人口越少的市鎮出來的青年,其分佈範圍越狹小。三大直轄市的下鄉青年浪跡天涯,而縣鎮下鄉青年只能局守家門前一隅,其間差別是很明顯的這當然是就總體情況來說的。在江浙、四川等省份,也有一些人滿為患的中小市鎮,按統一規劃,將知青作了跨省安置。如四川自貢市,近5萬知青遍佈在全國的5個省、區,9個地區(自治州),42個縣,少數安置在市郊。見《自貢市勞動志》,1994年鉛印本,第337頁。。
然而,運動的領導者苦心孤詣建立起的上述安置模式未能比較長期地堅持下來,事實上跨省安置計劃在70年代初即受到嚴重挫折。1973年國務院召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曾制訂出新跨省安置計劃,但不久就被束之高閣(詳見後文)。為了緩和上山下鄉運動的強大阻力,運動的領導者不能不將越來越多的大城市知青就近安置在郊區,輝煌一時的動人口號“到最艱苦和最需要的地方去”隨即成了昨日黃花,而這種變動的後果之一則激起了市郊農民的普遍不滿,因為當地已經人滿為患。領導者所面臨的兩難選擇,是這場運動內部矛盾無法解脫的反映之一。關於這方面問題,將在有關章節詳細討論。
txt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