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4部分

以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的技術,不是無法制造超音速巡航導彈,而是超音速巡航導彈存在比較嚴重的效能缺陷。比如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就研製出了飛行速度高達3。5馬赫、射程超過550千米的P…700(SS…N…19“海難”)反艦導彈,並且將其裝在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級)與“光榮”級巡洋艦在內的眾多大型戰艦上,成為美國航母的剋星。問題是,這種發射質量超過7000千克(相當於“戰斧”B型的9倍)、攜帶750千克戰鬥部(相當於“戰斧”B型的1。8倍)的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550千米(僅為“戰斧”B型的三分之一),很難承擔起對地攻擊的重任。如果要將其射程提高到1500千米,則需要將發射質量提高50%以上,既超過10噸。增大發射質量不但會使量產價格居高不下,還會使裝備變得異常困難。比如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最多可以攜帶122枚“戰斧”,減半配置也能攜帶61枚,排水量相當的“光榮”級巡洋艦就只能攜帶16枚P…599(改進型攜帶的是P…700)。如果一種導彈大到連戰艦攜帶都成困難,這種導彈也就沒有多少實戰價值了。與之相對應的,當時蘇聯的遠端巡航導彈,即被稱為“戰斧斯基”的KH…55也是亞音速巡航導彈,並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才在不大幅度增加發射質量的情況下使射程達到了戰略指標。

將巡航導彈帶入超音速時代的,正是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

大約在10年代末與20年代初,隨著以電力革命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到來,眾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先進技術陸續問世,並且具備了實用價值,巡航導彈才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

在這短短數年之內,除了率先向“高超音速”時代邁進的美國之外,早在超音速領域有所建樹的俄羅斯、積極提升總體影響力的歐洲、以及發起電力革命的共和國,均在“高超音速”領域向美國發起挑戰。

巡航導彈領域的“速度競賽”就此拉開序幕。

同樣以速度為準,“高超音速”時代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即最大飛行速度為6到8馬赫的入門階段、最大飛行速度超過10馬赫的初始階段、最大飛行速度超過14馬赫的成熟階段與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的終極階段,速度再快的話就脫離了巡航導彈的範疇,成為具備亞軌道飛行能力的新型導彈了。

與亞音速時代相比,“高超音速”時代的最大區別就是,隨著速度提升,導彈的飛行高比也在提升,而且提升得非常明顯。比如入門階段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最大飛行高度一般控制在20千米左右,而終極階段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最大飛行高度超過60千米,部分甚至接近100千米。高度不斷提升的原因非常簡單;超快的飛行速度會彈體與空氣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甚至有燒燬導彈的危險,只有不斷提升飛行高度,離開稠密大氣層,才能有效降低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更重要的是,在各種新式探測系統面前,降低飛行高度對提高突防率的影響越來越小,不斷提高的速度成為提高導彈在突防過程中的生存機率、提高突破敵人防空系統的主要手段。

也許有人認為,在60千米高度上、以20馬赫的速度飛行的巡航導彈已經偏離了巡航導彈的發展路線,即不再具有隱蔽性。

事實上,與彈道導彈相比,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隱蔽性仍然非常出色。

必須承認,在戰術領域,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確實很難有所作為。即便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攻擊大型航母戰鬥群的時候,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仍然是最有效的彈藥之一。可是在絕大部分時候,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已經退出了戰術大舞臺,比如在中東戰爭中,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在共和國軍隊消耗的彈藥中所佔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三,在美國軍隊消耗的彈藥中所佔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一,遠遠低於遠端炮彈與滑翔炸彈等戰術彈藥。當然,影響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戰術用途的眾多因素中,缺乏隱蔽性只是其中之一,相對而言,高昂的價格才是主因。

在戰略領域,價格自然不是大問題。

可以說,就算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價格遠遠高於其他戰術彈藥,也要比戰略彈道導彈便宜得多,如果按照系統價格計算,肯定更加便宜。正是如此,在全面銷燬核武器的大浪潮中,幾個核大國不但沒有讓戰略轟炸機提前退役,反而透過研製與改進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來提升戰略轟炸機的存在價值。

在這波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