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空話,為什麼不隨便說話呢?
因為怕自己的行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義的人,往往不輕易答應,不輕易發言。我們歷史上有句話——“重然諾”
,這就是說不肯輕易的答應一句話,答應了一定要做得到。 我們又在歷史上看到“輕諾則寡信”的相反詞,這是說隨便答應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兌現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這個道理。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因此個人的修養也好,處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約失之者,鮮矣!”
約就是約束、檢束、小心、謹慎,意思是要常常約束自己。 謹慎的人,過失比較少;放蕩的人,容易犯錯;講話隨便的人就容易失信。 所以個人行為道德能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失敗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最後又講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訥”
,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書、吹牛、唱歌以外,沒什麼用。真正的仁者,不大會說空話,做起事情,行為上卻很敏捷。 換句話說,先做
226
裡 仁 第 四312
後說,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依我對《論語》的研究,認為每篇裡面的章句是連貫而不能拆開的,二十篇前後次序也是連貫不能拆開的,現在這裡又可以證明。 這篇《里仁》,並不是教你去找一個仁愛路去住。 古人的解釋,即是選一個住處要找一個仁裡,世界上哪來這許多仁裡?到哪裡去找?孔子自己的家鄉,當年也不一定是仁裡。哪裡是仁裡?
假如我們的故鄉是不仁統治的世界,我們就不管他了嗎?
我們正要把他恢復回來,把罪惡打垮。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
其實那個“裡”字,就是“自處其中”的意思,腳跟站得穩的地方就叫“裡”。
“里仁”
,是我們作人的立足點處於仁道。 所以“德不孤,必有鄰。”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大學》裡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 一般人往往以現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為無用之修養。講到這裡,我最近讀了一本清人的筆記,提到有一個人很清廉,告老回鄉,一天在門前看到鄉下人賣一條新鮮的魚,問價以後,摸摸口袋中沒有錢,沒有買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說你何不寫一張條子給他呢!他問寫什麼條子可以買到魚?太太說你寫上“清官”兩字,他就把魚給你了。 太太幽他一默,這個老頭子被逗得笑了。 這說明什麼?
就是說明為道德而活著,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認為如果寂寞能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 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問真道德了。 但是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
227
412論 語 別 裁
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講到這裡是一個結論了,上面全篇幾乎都是孔子的話,最後這兩句則用子游的話: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 朋友數,斯疏矣。
我們看《論語》,好像《莊子》一樣,最後往往吊兩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話。 這裡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學生子游的話。 子游這話的意思是說,要講仁愛之“行”
,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亂幹。對君子盡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對,每次見了勸他,次數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命都丟了。 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不對,你勸他勸多了以後,他不聽你的,就會變成冤家了。子游的話為什麼放在這裡?這是人性的另一面。 雖然行仁之道,義所當然,但是要講究方法。 譬如大家喜歡看《貞觀政要》這本書。 魏徵的忠貞和他的道德學問,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 唐太宗喜歡一隻小鷂子,一天正在玩鳥,魏徵來了,唐太宗怕他講話,趕快把小鳥藏到懷裡,魏徵假裝沒看到,故意留下來和他談國家大事,唐太宗心裡雖為鳥著急,也拿他沒辦法。 等魏徵走了,唐太宗拿出懷裡心愛的小鳥一看,早已魂歸奈何天了。 於是傷心得回到後宮,大發雷霆說:“我非殺掉這個田舍翁(鄉巴佬,指魏徵)不可!”長孫皇后問明瞭原委,立刻穿了大禮服向唐太宗行禮道賀,唐太宗說有什麼可賀的?
皇后說,唐朝有魏徵這樣的好臣子,又有你這樣的好皇帝,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好現象,國家的興盛是可期的,這還不可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