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裡 仁 第 四902

的講:“宗、因、喻、合”。

“宗”就是前提,說話必有宗,引伸“宗”

的理由為“因”。

有時候有宗有因還講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來說明,這就是“喻”

,在《莊子》中叫做“寓言”。每個宗教裡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聖經》,就有很多寓言,每個大教主都很會講譬喻,其中還包括了隱語和幽默話。宗、因都講通了,那麼就是結論的“合”

了。因為講到《論語》中的喻,所以引出這些閒話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意思是:與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跟小人談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沒有利可圖。如果拿孔子這個觀點來看今天的世界就慘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於利,處處要把利慾擺在前面才行得通。 不過,滿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單純了,麻煩的是,始終還有小人與君子的分野存在,這就很難辦了。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上面曾經講到過,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愛人,不會討厭人。 即使討厭,也是要把討厭的人改變過來,使他同樣地能達到“仁”的境界。 在這裡又補充這個道理說,我們看見一個道德、學問有修養的賢者,就想達到他那個境界,跟他在造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賢的人、壞的人,最好當作自己的借鏡,藉以自我反省。 上面一句話就是說明上文仁者愛人不能惡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話,就是解釋上文“人之過也,各於其黨”的道理。

223

012論 語 別 裁

孝子仁人不二門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現在又講到孝道中仁的範圍,他說對於父母的過錯必須“幾諫”。什麼叫“幾諫”呢?我們好幾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員搞錯了觀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後論道學,便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名訓出現。 因此“五四運動”

要打倒孔家店時,這些也成為罪狀的重點。 其實孔子思想並不是這樣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對,作為一個孝子,對於父母不對的地方,就要盡力的勸阻。“見志不從”就是說父母不聽勸導的話,那麼就“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只好跟在後面大叫、大哭、大鬧,因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這條命可能送掉,因為我是你的兒子,只好為你送命,不過我還是要告訴你,這樣是不對的。 這種孝道的精神,也並不是說父母一定會不對,只是說如有不對的地方,要溫和地勸導,即使反抗也要有個限度。總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應該把道理明白地告訴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養育的,必要時只好為父母犧牲,就是這個原則。因此:

224

裡 仁 第 四112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古人講父母老了,怕沒人照應,而不遠遊,即使要遠遊,也一定要有個方向。 這種解釋,我不大同意。 有哪一個人出門會沒有一定方向亂走的呢?到月球去也還是個方向。 我認為“遊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沒人照應,子女遠遊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這是孝子之道。“方”者應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但本篇到這裡,為什麼又單獨的提出來呢?這是接到上面一句“遊必有方”所引起。 離開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對父母的愛心、孝心深繫於懷,這就是孝子。 同時,對於古人在上面解釋這句話的錯誤,也有了明證,而可以糾正過來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我們做子女的人,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為什麼呢?兩種心理,一種因為知道父母的年齡多了一歲,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站越近,為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所以就有這兩種矛盾的心理了。以上是由仁講到孝,現在要由孝重返於仁的道理。

225

212論 語 別 裁

仁 者 之 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是講到用仁之重要。 孔子說古代的人不肯亂講話,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