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狀告賭場;有人告飛機上座位空間太小導致他腳抽筋;甚至有銀行搶劫犯因為被銀行的
反搶劫裝置傷害而狀告該銀行。
雖然上述案例過於極端,但美國人對訴訟的熱愛可見一斑。不過,這並不是民族特性,而只
是制度使然。美國民事訴訟系統中的各種規定是助長訴訟傾向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法院傾
向於判決大額“精神損失費”和“懲罰性賠款”、在人身傷害案中“不贏官司不交律師費”的慣例、
從保險公司和被告處獲雙重賠償的慣例等等。總之這個系統中有很多因素都在慫恿你:告吧,
告吧,不告白不告。開啟地方電視臺,總有律師行做廣告:您出了車禍嗎?您覺得醫生誤診
過您嗎?您受傷沒有得到合理賠償嗎?請撥打電話
XXXX,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不贏官司
不收錢……
“輕浮訴訟”的泛濫一方面造成大量公共資源的浪費,使有限的司法資源流失到一些無聊的糾
紛當中,另一方面其實也構成對普通消費者的傷害,因為那些受到訴訟的醫生、醫藥公司、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菸草公司、連鎖餐館、日用品製造商最終會把他們打官司的費用加到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當
中,從而使普通消費者成為“史戴拉獎金”的實際買單者。這一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名
聲狼藉的醫療系統:美國的醫療服務價格驚人地高,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醫生一旦因為醫療
過失被訴訟,就有可能傾家蕩產。為了應對可能的恐怖的訴訟賠償額,醫生給普通病人開出
恐怖的帳單,保險公司則把恐怖的帳單用轉化為恐怖的保價,恐怖的保價則又嚇得很多人買
不起保險有病不敢看。反正,從起訴人到醫生,從醫生到保險公司,從保險公司到普通民眾,
一環扣一環,把美國的醫療費用抬到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據統計,美國醫生每年用於防止訴訟的各種醫療測試費用高達
200億美元;美國的人均訴
訟數量是日本的
30倍;美國的年均產品質量訴訟案數量是英國的
350倍(人口僅是英國
的
5倍);美國的民事訴訟費用從
00年到
03年就增長了
34。5%。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美國民事訴訟改革呼聲漸漲的原因。改革的倡導者倒不是反對受害者奮
起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是主張在賠償方式和賠償數額方面有所限制,從而儘量防止以訛
詐為目的的惡意訴訟。比如,限制“精神損失費”的數額,限制“懲罰性罰款”的數額,增加“專
家證人”,限制雙重來源賠償,採用“敗訴者付雙方訴訟費”制度等等。目前不少州級改革已
經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如新澤西州在
95年透過民事訴訟改革後,“醫療事故”訴訟案從
97
年到
04年下降了
24%;西弗傑尼亞州
03年改革後,該州最大保險公司的保險價格下降
了
5%。
大致來說,共和黨傾向於大力限制“輕浮訴訟”,民主黨則認為這種限制可能侵害消費者權益。
在不少民主黨人士看來,頻繁的訴訟正是保證產品安全和服務質量的動力。這一點不無道理。
麥當勞的“燒傷賠償案”發生後,各大餐館都對“燙飲料”作出了更嚴格的管理;每年美國都有
很多商家因為害怕被起訴,從市場上大量收回有安全隱患的商品;默克醫藥公司因為止痛藥
Vioxx提高心臟病機率而遭到
28000個消費者起訴,肯定讓各醫藥公司在研發方面更加小
心謹慎;對醫療事故的高起訴率和賠償額,也是降低醫療事故數量的一個有效手段。總之,
不管那些試圖摸“司法彩票”的人主觀上如何貪得無厭,客觀上卻能“激勵”商家、公司、醫生
提高責任感。便是笑柄皮爾森,沒準也能讓我們的洗衣店以後更小心翼翼地對待我們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