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第六章 幹部管理方向第一(8)

黨的六大會議上決定:“軍委必須成立經常性的政治訓練班,陶冶常務工作人員的政治信仰。同時,軍事技術須加緊訓練,對於下級幹部的軍事指揮更應注意。”另外,湘贛邊界黨的二大會議中也決定:“特委要辦經常訓練班,各縣亦應儘量多辦短期訓練班,造就幹部人才。”在這些會議精神的指導下,各地區和軍隊都開展了廣泛的幹部訓練,培養了大批的幹部人才。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紅五軍,紅五軍在上井岡山之後就成立了最早的紅軍學校,對黨員幹部進行系統的培訓,既訓練政治素質,又訓練工作能力和軍事指揮能力。為了抓好學校的教育培訓工作,紅五軍還專門把準備派往前線擔任軍事指揮員的優秀副團長陳毅安和參謀長王展程留下任教。紅軍學校的舉辦,為軍隊和黨支部培養了大量的組織人才和軍事指揮人才。

正是由於教導大隊、政治訓練班、紅軍學校等形式各樣的培養和提高幹部的方式,造就了井岡山時期的大批優秀幹部,他們成為以後中國革命的骨幹力量,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鍛鍊成長起來的師地級以上幹部有340餘人;其中在紅軍時期有38人曾擔任26個軍的軍長或政委,有24人曾擔任軍團、軍區的軍政首長;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高層黨、政、軍領導人的佔各大戰略區黨、政、軍領導人的三分之一;建國後成為省級、部級、軍級以上幹部的約140多人,其中長期擔任中央軍委及各總部主要領導人的過半數。建國後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中的5位和80多位將軍,以及6箇中央軍委常委都是在井岡山時期透過教育、學習鍛鍊成長起來的。

193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將西北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並明確抗大的教育方針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黨中央的關懷下,抗大成為一所名揚中外的軍事學府,它從陝北到華北,堅持辦學9年,並且在西北、華北、華中辦起了12所分校和6所陸軍中學,總共培養和提高了近20萬抗日軍政幹部。一些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徵的紅軍老幹部,經過抗大的教育成為人民軍隊的柱石和國家的棟樑。一些八路軍、新四軍指導員,抗日根據地以及白區地下黨的幹部,他們經過抗大培訓,成為民族解放戰爭的堅強骨幹。

繼抗大以後,陝北根據地陸續開辦了10多所培養各種幹部的學校。比如陝北公學、中央黨校、魯迅藝術文學院、澤東青年幹部學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中國女子大學、自然科學院、中國醫科大學等。這些學校獨立自主地培養、訓練和提高了大批幹部,成為我黨培養幹部的重要基地。

革命勝利以後,在經濟建設時期,黨也特別地重視對黨員幹部的培訓和學習,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

1993年11月2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正式出版發行後,黨中央立即做出《中共中央關於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強調把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放在黨的思想建設和幹部理論教育的主要地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黨、政、軍各部門,都要做出安排,特別要認真抓好各級黨委中心組的學習,並有計劃地對縣(團)級以上黨員幹部進行輪訓。

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是一項長期任務。從1993年底到1994年5月,中央先後組織黨、政、軍各部門的主要領導幹部以及部分專家學者共175人,分四批到中央黨校參加省部級幹部主要領導幹部理論研討班,認真研讀《鄧小平文選》第三卷。1996年,中央制定了《1996年——2000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對加強幹部的思想理論教育作了全面部署。1997年黨的十五大強調,要用鄧小平理論指導我們整個事業和各項工作,同時號召興起一個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1998年,中共中央就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發出通知,進一步強調了加強理論武裝、掀起理論學習高潮的重要性。

在開展“三講”教育過程中,###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基於國內外形勢、黨肩負的歷史任務、黨自身建設狀況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在深刻總結世界社會主義和我們黨成立以來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於2000年2月24日在廣州主持召開黨建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重要思想。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