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期的中國第二輪經商熱潮中,出現了大批民營企業,這些初具市場意識的企業明白“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道理,知道產品需要包裝、需要宣傳,這樣的需求為印刷業創造出一個巨大的市場,大大小小的印刷廠應運而生。以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溫州為例,80年代中期,溫州蒼南縣錢庫鎮在外經商和採購的農民供銷員得到了印刷包裝行業的資訊,許多經營百貨、食品的商戶也看準了印刷包裝業的發展前途,紛紛把資金投向印刷包裝行業。至90年代初期,全鎮擁有國外生產的電子分色機,單、雙色膠印機,富士八色凹版印刷機,鐳射全息影象印刷機和國產的各種膠印機等現代印刷先進裝置達到了1000餘臺。到1994年,全鎮印刷工業產值達4�2億元。

印刷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小型印刷廠大量出現,自然帶動了對印刷排版系統的需求。這個時候,史玉柱產品的價格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巨人在1991年到1992年間的高速發展,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除了印刷業的爆炸式增長,史玉柱的成功還得益於當時個人電腦的落後。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西方國家在計算機方面採取對華禁運的政策,國內個人電腦相對落後,對中文的支援還很成問題,由於處理器和記憶體等方面的限制,電腦還不能支援軟字型檔,必須藉助外掛裝置,這也是史玉柱的M…6401為什麼要製作成“漢卡”的原因之一。但是,這個時代持續的時間非常短,隨著1993年西方16國組成的巴黎統籌委員會解散和對華禁運取消,以及個人電腦硬體、軟體技術的突飛猛進,中文支援已經不再是一個瓶頸,而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微軟的Office辦公軟體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排印需求。這個時候,不論是漢卡還是裝在漢卡里面的M…6401,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漢卡時代的商業邏輯(4)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開發印刷排版系統的企業都註定要滅亡,它們可以向專業印刷排版軟體的方向發展,方正就是一個例子,80年代後期開始,方正的電腦排版技術在迅速產業化並被市場廣泛接受,這項技術的大面積推廣為方正集團提供了十幾億利潤,奠定了方正的軟體產業。至今,方正漢字電腦排版系統,佔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海外華文90%以上的市場,中文照排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但這條路,對於史玉柱而言,不論是技術上還是資金上,都是他力不能逮的。

因此,前面提到的那位將巨人同微軟相比較的研究者認為“財富迅速積累後,史玉柱便沉不住氣,沒能像微軟公司那樣專一軟體產業的深化,而從1993年開始了企業經營戰略的轉移,實施多角化經營戰略,企業同時涉足兩新行業:保健品和房地產。這一戰略的選擇是後來巨人集團走向衰落的轉折”,這個結論就顯得不切實際。

不過,在1992年,不管是史玉柱、巨人公司的員工還是整個社會,都還把巨人看作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科技企業,人們絲毫不懷疑這家神奇的公司有能力成為“中國的IBM”。

曾經擔任巨人集團副總裁的王建在反思巨人時,寫過這樣一段話:“細想一下,一個100多人的公司(當時),研發一種並不太高科技的漢卡——實際上是做英文軟體的漢語轉化工作。巨人在做自己的廣告宣傳時,除了漢卡,對電腦主機的宣傳在每一種機型下面都註明‘黃金標牌,美國本土主機’的字樣,這已表明在硬體上巨人只是代理商的地位。但廣告的宣傳,不但使社會誤解了,也使巨人公司內部的人錯覺了,以為自己真是一個高科技公司了。”

在這樣的錯覺氛圍裡,史玉柱的巨人集團的名聲越來越大。盛名之下的史玉柱和巨人集團,不免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錯誤的高估愈來愈同巨人的實際能力脫節。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六章 史玉柱系(下)(1)

《21世紀經濟報道》說對了結果,卻沒有說對過程。上海華馨當然是史玉柱控制之下的投資公司,但聯結兩者的紐帶卻不是史玉柱擔任的“顧問”。實際情況是,史玉柱控制下的上海健特,是上海華馨實際上的出資人。

復出之後的史玉柱,在人們眼中似乎依舊是那個賭性十足,擅長炒作,喜歡用廣告來砸出一個市場的史玉柱,而他對毛澤東軍事書籍的鐘情也讓人們覺得他雖然反省再三,卻仍沒有脫出巨人集團時代的舊窠。2001年,網際網路上甚至流傳著一篇名為《給“巨人”史玉柱進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