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葛麗泰·嘉寶來到美國。但他在好萊塢專門為從德國來的演員波拉·尼格麗和強寧斯導演影片。他導演的《帝國旅館》和《罪惡之街》這兩部影片,無論在藝術上或商業上來說,都不是很成功的作品。在導演了一部由波拉·尼格麗扮演一個法國女人愛上一個德國俘虜的影片《鐵絲網》以後,不得意的斯蒂勒就離開美國,回到自己的祖國,不久就在瑞典故世。
與斯蒂勒相反,嘉寶在美國卻大走紅運。這位著名的女悲劇演員,確實是好萊塢一棵搖錢樹,同時也給好萊塢的攝影棚帶來了藝術。
廣告宣傳使嘉寶成了傳奇式的人物。她所主演的影片片名本身就具有一種宣傳性質,如:《誘惑的女人》、《肉與魔》、《仙女下凡》、《神秘夫人》、《野蘭花》、《接吻》等等。她在傳奇式的故事中表現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多情女子。她在和拉爾斯·漢松以及約翰·吉爾伯特合演的影片《肉與魔》裡給人以難忘的印象。由克拉倫斯·勃朗導演的這部影片是根據德國作家蘇德曼的一本小說改編的,描寫一個痴情的女子在教堂受洗時,眼睛注視著神父手中的聖盃,想從杯上找出她的情人的嘴唇曾經碰過的地方……。
斯約史特洛姆在美國開始工作時頗為困難。好萊塢要他擔任倫·強內的長期導演,但倫·強內這位以奇異的打扮和誇張的表情而馳名的演員,只有在和受德國學派顯著影響的導演託德·勃朗寧的奇特想象力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表現出他的才能(如他主演的《三人俱樂部》、《黑色鳥》、《到曼達萊的道路》就是勃朗寧導演的)。
斯約史特洛姆因有倫·強內和新來的瑙瑪·希勒做他的演員,得以在美國導演了他第一部值得提到的影片,即根據西爾瑪·拉格洛夫的小說《葡萄牙的皇帝》改編的《謊語之塔》。以後他把納撒尼爾·霍桑的小說《紅字》改編成影片,在片中再次表現了他在瑞典攝製的《火的考驗》中描寫過的那種強烈的痛苦情緒和被壓制的**所毀滅的清教徒。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由於古裝的庸俗而顯得美中不足。
由拉爾斯·漢松和麗蓮·吉許主演的另一部影片《風》,是以現代美國為背景的。這部影片從各方面來說,都具有斯約史特洛姆在瑞典攝製的那些成功作品的優點。它和這些成功的作品一樣,突出地表現了一個引起幻覺的、經常出現的自然因素,即美國西部某些象沙漠的地區上不斷呼嘯著的狂風。影片一開始就表現狂風向著天真的少女麗蓮·吉許迎面吹來,她來自南部富饒的草原地帶,到西部來投靠她的父親生活,可是她的繼母卻是一個兇狠的女人。為了掙脫他們的壓迫,她嫁給了第一個向她求婚的粗魯漢為妻。她在殺死了另一個追求她的男人之後,終於對自己的丈夫有了愛情。拉爾斯·漢松扮演粗魯漢,演技比麗蓮·吉許還要高超;故事情節激烈、緊張而狂熱。雖然這部影片是一部無聲片,人們卻好象不斷聽到風的呼嘯和砂土打在玻璃窗上的聲音。故事描寫的淋漓盡致、登場人物的性格的明顯刻畫,使《風》這部影片成為一部完美的傑作,但在放映收入上卻沒有獲得多大成功。
由於這個緣故,此後斯約史特洛姆又被迫回到攝製一些商業性的作品的老路,一直到他離開美國回到瑞典時為止。1931年以後,他一直住在瑞典。從他重作演員以後(特別是在古斯塔夫·莫蘭德爾及英格瑪·柏格曼導演的影片中),就不再導演影片。1937年左右,他雖在倫敦替亞力山大·柯爾達拍過一部名叫《在紅袍下》的影片,但這部影片可說並不是他的作品。
除了嘉寶以外,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移民,對好萊塢幾乎沒有帶來什麼貢獻。但從德國來的移民,特別是斯特勞亨、劉別謙、馮·斯登堡,卻對美國電影有很大的貢獻。
埃立克·馮·斯特勞亨在1910年離開出生地維也納前往美國尋找幸運時,對電影還沒有什麼興趣。他在美國原想做一個劇作家或新聞記者,可是後來卻成了格里菲斯攝製《黨同伐異》一片的助手。格里菲斯看中了他那魁偉的體格,請他在《世界的心》裡扮演一個性虐狂的、殘暴的德**官。在這部影片里斯特勞亨顯示了他具有偉大演員的天才,並且因“恨你所要愛的人”這句廣泛傳播的話而獲得了聲譽。這部影片的成功使他從此能夠導演一些影片,這些影片從編劇、演出到佈景和服裝設計都由他一人兼任。
斯特勞亨在《盲目的丈夫》裡扮演一個自私、卑鄙、勾引女性的男子,背景是他所喜用的1914年以前的奧地利。在繼《魔鬼的鑰匙》之後攝製的第一部傑作《愚蠢的妻子》中,他也是扮演一個和《盲目的丈夫》中同一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