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物。這部花了11個月時間才攝製成功的巨片,是《黨同伐異》之後第一部攝製費用超過了100萬美元的影片。故事情節以1919年的蒙特卡羅為背景。斯特勞亨特地在加利福尼亞海邊搭起蒙特卡羅的賭窟、廣場和雄偉宮殿的佈景。他有一種把最細小的地方都弄得逼真的癖好。據說他曾經要求在一座大旅館的佈景中安上電鈴裝置。這種只用去幾十塊美元的開銷,卻受到好萊塢的指責,這種指責比後來對《賓虛傳》這部影片在豪華佈景上花掉幾百萬美元,還要嚴厲。電鈴雖未產生什麼效果,但也不能算是一種豪華,可是人們卻把它叫做“斯特勞亨的浪費”。但後來由於《愚蠢的妻子》在放映上獲得意外的成功,因此好萊塢暫時饒恕了他這一過失。
這部影片原來的複製可以放映5小時之久,在公開上映時曾被壓縮到3小時半映完。斯特勞亨在這部影片裡扮演一個欺騙美國外交官的女兒的白俄親王,靠著剝削他的情婦——一個面貌醜陋的女僕——生活,由於性虐狂的驅使,他了一個不幸的白痴女子。最後,他被人殺死,他的屍首很有象徵意義地被扔在臭水溝裡。
斯特勞亨對於自然主義十分癖好,總想把一切情況都表現出來。美國電影檢查機關把他在這部影片中用特寫鏡頭表現一個疔瘡破裂的畫面和別的一些畫面一起剪掉,而另一方面,對於他被女僕接吻後厭惡地用手巾擦去嘴上吐沫的鏡頭,卻仍予保留。
斯特勞亨用一種辛酸的悲觀主義眼光來觀察人類。他對社會的上層階級、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富有的實業家的激烈抨擊,流露出一種憤怒而不是蔑視的情緒。這種抨擊帶有一種近乎傷感的憐憫色彩。在斯特勞亨描寫的地獄裡,殘廢者、病人、純潔的愛情、被誘騙上當的女子,甚至醜惡,都表現得令人感動。而這一點也就是“斯特勞亨的人道主義”(引烏谷·卡西拉琪語)和馮·斯登堡在不久以後所宣傳的消極的無政府主義不同之處。
斯特勞亨在表現1910年至1918年的維也納生活情景的《旋轉木馬》(未拍完,以後由羅帕特·約裡安繼續完成)以後,就離開了環球公司,轉到高德溫公司工作,在那裡他根據弗蘭克·諾利斯的自然主義小說《麥克·梯格》,拍了一部名叫《貪婪》的影片。影片絕大部分是在構成這部小說背景的舊金山住宅區的三棟房子裡拍攝的。故事發生在1905年前後,為了反映當時的情景,斯特勞亨特地在古董店裡細心地選購了一些符合當時式樣的傢俱,來裝飾一些連天花板都照原樣仿造的房間。
在9個月的時間中,斯特勞亨腳穿破鞋,身著補釘的舊衣,不分晝夜、廢寢忘餐地為這部影片工作。攝成的影片可以放映4個半小時,而不是象有些人所傳說的那樣,可以上映15小時到20小時。因此在上映時分為上下兩集。斯特勞亨按照原著的次序,將每一個情節都拍攝出來。他要使觀眾相信:“他們所看到的一切完全是真實的”,並且宣稱他是以狄更斯、左拉、莫泊桑為師的。
但這部影片卻激怒了製片人薩爾堡,他要求劇作家瓊·馬蒂斯把它壓縮到兩個半小時放完。斯特勞亨為了避免影片被刪剪得一塌糊塗,親自參加了剪輯工作,但拒絕承認這部影片是他的作品。這部被刪剪得支離破碎的影片,在電影藝術上仍不失為登峰造極的作品之一。
貪婪和粗暴是這部影片里人物的顯明特點,這些人物隨著時間和劇情的發展不斷髮生變化。影片開始時,由著名女演員柴蘇·璧斯傑出地扮演的女主人公是一個純潔而年輕的姑娘,和當時麗蓮·吉許所飾的一些女主人公很相近似。但這位女主人公在結婚以後就變得非常貪婪,並且由於家務操勞,使她逐漸憔悴。她使勁地用梳子梳著一頭蓬亂的濃髮,咬著手指甲,粗暴的性情使她的嘴都扭歪了。她的丈夫(吉布遜·古蘭德飾)原來是一個善良的胖牙科醫生,當事業遭到失敗和破產之後,也變成了一個殘暴的酒徒,時常毆打他的妻子,最後終於把她殺死。
這種在當時還很罕見、使電影第一次具有小說某些表現方法的心理刻畫,在斯特勞亨這部作品裡,要比大量瑣碎的細節描寫更有價值,因為這些細節描寫雖很真實,可是在斯特勞亨的作品中可說是一種怪癖的表現。在牙科醫生和他未來的妻子(他的顧客)遇見的那場戲裡,影片所表現的吐唾液和拔牙出血的情景乃是一種已嫌陳舊的自然主義表現方法。這種僻嗜的作法在讓·赫舒爾特(以後任好萊塢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長①)所飾演的那個人物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①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自從1928年以來,每年都對最優秀的導演、演員、攝影師、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