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者。”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⑤以為知者,惡不孫(6)以為勇者, 惡訐(7)以為直者。”
【註釋】
①惡:厭惡,憎惡。②居下流:指處於低下的地位,晚唐以 前的《論語》沒有“居下流”中的“流”字,所以一般認為是衍文。③ 汕:毀謗。④窒:阻塞不通,這裡指頑固不化,固執到底。 ⑤徼(jiao):抄襲。6)孫:同“遜”。(7)訐(jie):揭發檢舉別人的 隱私或過錯。
【譯文】
子貢問:“君子也有僧惡嗎?”孔子說:“有憎惡。憎惡宣揚別 人壞處的人,憎惡身居下位卻毀謗上司的人,憎惡勇敢卻沒有禮 義的人,憎惡果敢卻剛愎自用的人。”
孔子問:“賜啊,你也有憎惡嗎?”子貢回答:“ 惡把抄襲當 作有學問的人,憎惡把傲慢當作勇敢的人,憎惡把揭發別人隱私 當作直率的人。”
【讀解】
老師和學生的憎惡加起來,一共是七種。這七種憎惡在一般 意義上說都不難理解,但也有幾種值得引起我們特別的注意。
一是憎惡宣揚別人壞處的問題,在《顏淵》篇裡,孔子已經 說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在《季氏》篇裡, 孔子又強調過”樂道人之樂善”。其實,這些也就是《中庸》裡 面所說的“隱惡而揚善”的品質。這種品質,正如我們在《中庸》的 講解裡已經說過的那樣,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氣度 才能修煉得成。對於一般人來說,容易犯的,恰恰是稱人之惡的 毛病。
二是憎惡把抄襲當作有學問的問題。所謂“千古文章一大 抄”,“剪刀加漿糊”居然也可以使人“著作等身”。稿酬、學位、 職稱,專家、學者珠頭銜都可從中誕生,欺世盜名,那可真是 “盜亦有道”啊!
三是憎惡把揭發別人的隱私當作直率的問題。在《子路》篇 裡,我們已經讀到過葉公與孔子關於“直”的問題的討論。葉公 認為,那種過父親犯了過錯兒子都要起來揭發的行為就是直率坦白, 孔子卻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率坦白也就在其中了。所以, 孔子並不認為揭發別人的隱私或短處是直率,而是主張隱惡 揚善,說人家的好而不說人家的壞。
至於說到毀謗上司,勇而無禮,剛愎自用等等,其弊病不言 而喻,也就勿需我們多嘴饒舌了罷。
………………………………………………
女人是不是難處難纏?
【原文】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譯文】
孔子說:“只有女人和小人是不好和他們相處的,親近了就會 放肆無禮,疏遠了就會產生怨氣。”
【讀解】
孔子如果只說小人而不說女人,恐怕這段話就不會在後世一 再受到攻擊了。
其實,實事求是他說,孔子這段話對一般女子某些特徵的概 括不是沒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在戀愛中的女子,恐怕就是有些 難纏,有些拿她不好辦不好伺候吧?你對她太好了,大寵愛了,她 往往會恃寵而驕,動輒賭氣不理你(近之則不孫),弄得你啼笑皆 非,不知要怎樣去討得她的歡心。反之,你只要稍稍對她有些疏 遠,要麼兩天沒有電話,要麼自己一個人去看了一場電影(更不 敢說還約了其他人了),那她就會怨氣沖天,恨死你,非得要你給 好說上幾籮筐的好話,認罪悔改,永不再犯才行。
所以,如果單單是說這些,孔子的話並沒有錯。麻煩的是他 把女子與小人並列,這就得罪了,起碼被認為有輕視婦女的傾向。 這樣一來,在婦女解放,“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尤其是在所 謂“女權主義”興起的時候,孔老先生這段話要被狠狠批判也是 可以理解的。
那麼,孔子是不是蓄意要輕視婦女,所以把她們與“小人”並 列而論呢?話也不能這樣說,因為我們不能脫離社會時代背景來 看問題。孔子時代的社會結構是以男權為中心,女性的確大都沒 有接受過文化教育,資訊相對閉塞,思想相對落後,心胸相對狹 窄,這些都是事實。而孔子自然是站在男性中心的角度說話,也 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能認為聖人對女子們特別有偏見,而是 有社會和時代的種種複雜因素。
“女人是不是難處難纏?”
今天如果有人問你這個問題,那你就趕快否認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