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禦敵。可是,皇上若不去位,則六賊堅不可拔。我以為,今日皇上須斷然措置,則事或可濟。”
吳敏急迫地問道:“如何辦?”
李綱說:“非傳位於太子,不足以安人心,亦不足以招徠天下豪傑。”
吳敏大驚:“此事不可妄議,恐大禍將臨!”
李綱說:“不見得,我看皇上已有此意。”
吳敏說:“皇上不過想暫避一時,巡幸東南,令太子監國,守城禦敵。至於傳位一事,莫須有吧?”
李綱說:“皇上巡幸一事,萬萬不可!如今皇上威信已失,人心早已離散,即使販夫走卒之輩,也聚在宣德門前指名咒罵。朝中大臣,除卻六賊之外,皆已離心。如此朝廷,何以為繼?而且太子留守監國,威望不足以服人,政令難行,危局難解。”
吳敏聽了,著急起來:“這如何是好?”
李綱霍地起身,慨然道:“依我之見,為大宋宗廟社稷,我輩應對皇上直陳利害。若皇上採納,則國家可轉危為安,天下後世,必對我輩感激不盡!”
國家將亡,婦孺皆知憂憤,況堂堂七尺男兒!李綱的一番話,說得吳敏難以安坐。他立刻決定,明早透過蔡攸的關係,面見皇帝,伺機進勸阻之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國難當頭時的奮勇登場(7)
這個時候的李綱,年已四十三。前不久守喪期滿,官復原職,於宣和七年夏重返京城。入冬時節,就碰上了金人入寇的大事。李綱在不惑之年回顧自己的官宦生涯,有作為的時間太短暫,在福建沙縣,基本上過的是野老生活。如今,報國的時刻到了,他很希望以自己的意志打動“聖上”,只要能保住國脈,拼了頭顱一擲也不妨!
他的意志,後來果然影響到了宣和末年的大宋命脈。次日,被他點燃了報國激情的吳敏在蔡攸安排下,來到了玉華閣,準備找機會面見皇上。
當天,朝堂上紛亂如麻。徽宗一早就有聖旨下來,正式公佈了要巡幸淮、浙的訊息。汴京城外,金軍的鼙鼓似已遙遙響起;城內,皇帝馬上就要逃離這座危城了,大臣們怎能不亂!
徽宗心裡還是不踏實,又緊急召大臣到都堂問計,看大家有什麼好主張。
就在徽宗神色恍惚地帶著諸大臣去都堂時,吳敏在玉華閣看好時機,上前一步攔住聖駕:“請陛下稍停片刻!”
徽宗面露訝異,正要發火,又見吳敏面色嚴肅,似有要事上奏,便回頭示意群臣止步,想聽聽這個學士院的代理長官要說些什麼。
吳敏直截了當地問:“陛下,金人毀盟,將如何措置?”
徽宗一聽又是這事,幾乎要暈。他嘆了口氣,以手抹額道:“事已至此,朕六神無主,已無良策。”說罷,示意侍從抬起軟轎就走。
吳敏這時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他見徽宗到現在還不說真心話,便不依不饒,跟隨眾人來到都堂,大聲道:“朝廷欲棄京師不守,將祖宗一百年基業拱手讓與金人,這是何道理?果真如此,臣即便死,也不奉詔!”
這一聲喊,喚起了大部分人的不滿情緒,大臣們紛紛響應,都說朝廷此時不應向東南奔逃。
吳敏趁勢進言道:“以臣之見,京師士庶聞知金人南下,人情震動。陛下若走掉,則局面不可收拾。京城中人,有的想跑,有的想固守,還有的想趁機倡亂。此三類人共處一城,京師必破無疑!”
徽宗被他說的一怔,連忙問如何可解。
……好,只要你不恥下問就好!吳敏就按原計劃來了一番說詞。
他不慌不忙地述說了幾天前的一個夢,夢中所見大水、山丘、大佛等異象,分別對應皇帝、太子和金人。徽宗聽得入神,憂慮之情減緩了許多。
吳敏見時機成熟,就提出了最要害的問題:“陛下定計巡幸東南,臣不敢勸阻,然而萬一京師守不住,必將危及此次巡幸。如此,陛下將如何應付?”
徽宗怕的就是這樣的結局,便脫口而出:“朕之憂慮,正在於此。”
吳敏接著說:“陛下若使守京師者具備至尊之威權,則京師守禦必固。京師守衛既固,陛下則可安心巡幸。”他漸漸把話題引到太子身上,暗示只要將太子推上臺,目前兇險的局面立即就可扭轉。徽宗受到吳敏思路的啟迪,也覺得事情也還有可為,情緒漸漸高了起來。
吳敏推斷,金朝大軍離汴京還有十日路程,因此向徽宗提出,須在三日之內物色好守城人選。他說:“若陛下早定計,則中原今後數百年不為狄夷所有。若不能定計,則中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