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8部分

反對派幾乎都是傳統的武俠劇觀眾,很多都是華人觀眾,這些觀眾幾乎是看著程龍,李聯傑長大的那批人,還有就是《臥虎藏龍》《英雄》帶動的美國武俠粉絲,他們幾乎都一致反應是《射鵰》中的武術動作編排弱爆了。

來自舊金山的中國留學生“矽谷狂人”就在《射鵰》的美國官網上憤憤然地留言表示道:“這到底是武俠片還是歷史劇?怎麼丘處機這種高手殺個金國武士這麼困難!?這武功也太弱了吧,堂堂一代全真教高手,竟然對打的時候,還在地上抓雪扔別人眼睛……這簡直是太荒唐了!一點沒突出武俠片的大俠氣概!真是給金庸片抹黑!”

而來自加拿大的“布魯斯王”也不屑留言道:“說實話劇情非常精彩,演員與配音對白都棒極了,但是我看這電視劇風格實在是難受,雖然背景與道具都很精緻,但是打鬥的時候怎麼那麼多特寫慢鏡頭?很多第一人稱動作都故意拖慢了?這是為了顯擺製作水平的精良嗎?好吧,導演達到目的了,我都看清劍上刃反射畫面了,可這有什麼意義嗎?除了鏡頭炫技就是炫技~!”

這一派表示看得很不爽,認為3d《射鵰》脫離原有武俠片節奏的留言大致佔了三分之一左右,李小樂仔細分析了這些人的資料,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中國留學生,美國的華裔,還有來自亞洲各地的使用者,對於這些腦子裡已經對武俠片有固體框架的人來說,這一版本的《射鵰英雄傳》確實顯得有些標新立異,他們還是喜歡類似《黃飛鴻》這種傳統武俠風格。

而真正喜歡的3d《射鵰》卻恰恰是那些充滿沒有接觸過,或者原本看過這個題材卻不感興趣的美國觀眾,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對這部劇集讚不絕口。

來自紐約網友在“布蘭卡的之歌”就在facebook上驚呼道:“這風格簡直就是中國的《俠盜羅賓漢》,場景卻拍攝極為史詩猶如《羅馬》,我從來沒想過中國古代竟然有這樣的一批人,他們放在現在完全就是蝙蝠俠,綠箭俠的翻版~~很多場面對打,看著我都熱血澎湃恨不得跳起來,這種寫實而血腥的打鬥風格簡直是絕了~!”

芝加哥的“昆丁教徒”也表示贊同道:“我從來沒看過一部這樣風格鮮明,製作精良的古代題材,每個一畫面,每一個場景都把我帶入了那個風雨飄搖的亂世中國,不過我倒不覺得這部劇集像是中國的《魔戒》,什麼楊家槍回馬槍,還有江南七怪實在是太有趣了,全真教恐怕是類似中古世紀的聖堂武士吧?”

而紐約聖丹斯電影節著名的獨立影評人克里斯·墨菲則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給予《射鵰英雄傳》今年首個a+的評分,他感嘆道:

“我們國家電視劇能夠成為世界級的產業,是因為我們擁有一套完整的生態結構,既有《生活大爆炸》、《邪惡力量》、《吸血鬼日記》、《絕望的主婦》、《迷失》這類低階趣味的劇集,也有《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csi》、《白宮風雲》這類中規中矩的劇集,它們是美劇的基石。在此之上,突變激發出《廣告狂人》、《絕命毒師》、《國土安全》、《嗜血判官》這類劍走偏鋒的發人深省的好劇,由此再往上,才磨練出《黑道家族》、《兄弟連》《廣告狂人》這樣的精品,無論形式、內容、氣韻,全不亞於上乘的文學作品。

所以我一直認為,一部電視劇要成為真正的經典,就不能為自身的通俗性所束縛,不能為題材的型別化所限制,只有勇於開拓,致力精微,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而其他國家的電視產業則沒有美國這樣的生態環境,而令人驚訝的是,《射鵰英雄傳》卻是個例外,這部武俠劇,在本身劇情上和歷史事件之間都處理得別開生面,在劇情上他沒有所謂傳統中國劇中的‘正義戰勝邪惡’簡單套路,而是人物絕對服從與劇情,這點上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作品,而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則是他武俠題材的開拓,導演巧妙的把握到了現實與想象的距離感,一方面描繪出一個古色古香且光怪陸離的江湖世界,一方面又與《臥虎藏龍》《英雄》以往那種完全超過現實的武林人物不同,在想象力上懂得節制和保留,不至於流於浮誇和荒誕。

正是這種巧妙的距離感,弱化了故事的荒誕與非現實,也加強了觀眾對於這個世界的認同,就像是偉大的斯坦利庫布里克說:‘劇作品的人物形象與劇情,曲折的故事,怪誕的人物,以及動作表現形式之類都不是‘自然的’,但並不是不合理的。它們都可以把我們搬到另一個世界裡去,叫我們暫時擺脫日常實用生活的限制,無粘無礙地聚精會神地諦視美的形相。

《射鵰英雄傳》對武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