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翻越大相嶺至*,渡大渡河,穿清溪管直抵西昌,然後從西昌沿安寧河南下,經德昌、米易、會理進入攀枝花市南部,再翻越川顛交界的方山入雲南永仁,經大姚直達洱海邊的大理。東西兩線在大理交匯後,經過博南古道和雲南的保山、德宏到達緬甸、印度、阿富汗等海外諸國;或經保山、騰衝至緬甸、印度等地。
五、寶山石頭城
寶山石頭城位於雲南麗江市北部、金沙江虎跳峽附近,距麗江古城約100多公里。這裡有一塊約半平方公里的巨大石頭,它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面石坡斜入金沙江,寶山城就築在這塊大石頭上。
第二章 史前遺蹟(4)
古樸的街巷
據史書記載:寶山石頭城建於元朝年間,也就是13世紀末,當時是麗江路宣撫司所轄七州之一的寶山州治所。石頭城北面的陡峭巖峰被納西人稱為“刺伯太子關”,據說是為紀念忽必烈率領蒙古軍隊過此險關而命名的——公元1252年,成吉思汗派忽必烈攻打大理國。忽必烈率元軍翻越康藏高原,兵分三路進軍麗江。他自己率中路軍,經永寧直抵金沙江,隔江與石頭城相望。當時,納西族首領麥良歸附蒙古軍,親赴石頭城金沙江邊的刺伯渡口,援引蒙古軍革囊渡筏。蒙古軍隊進入寶山,經過一座陡峭險要的巖峰,麥良便將此巖峰命名為“刺伯太子關”。
寶山石頭城是一個天生岩石城,整座城建在一塊獨立的岩石上。居民在岩石的四周加築有五尺高的石牆,以便更好地保護石城。石頭城很小,但佈局很嚴謹,街巷設定為三橫五縱,整座城街路暢達、巷道通幽。房屋的地基是從石頭上開鑿出來的,階石、柱石、房簷石也是從大石中剝離而成。房內石床、石枕、石桌、石凳、石槽、石灶、石穴、石缸,都是就地用石頭雕鑿而來的。
石頭城裡的居*要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將家園建在巨石上,巨石之外開墾土地,壘造梯田,興建水利,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這樣就形成了層層梯田環繞著的石城。每當5月麥熟和10月稻黃的季節,金黃麥浪或稻浪映襯下的石頭城是最美的。
1996年2月3日,麗江境內發生了強度達7級的強烈地震,石頭城下的大石頭被震裂了一條長200多米、寬40多厘米的大裂縫。居住在城中的人擔心石頭掉到江裡去,可沒過多久,裂縫竟又神奇地自然合攏了。
六、鹽津豆沙鄉僰人懸棺
懸棺葬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古代喪葬形式,即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利用打樁,或在懸崖上人工鑿洞,或利用天然洞穴等方式,將死者連同裝他的屍棺高高地懸掛(置)於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其源於原始宗教的一種習俗,最早出現在福建和廣東,後來擴充套件到長江流域及其他10多個省區,但主要存在於福建武夷山地區和四川與雲南交界的地方。位於雲南昭通地區的金沙江、白水江、關河流域,堪稱我國懸棺分佈最為集中的地區。比如威信縣的瓦石、石洞,永善縣地黃華,鹽津縣的豆沙鄉、底坪、棺木巖、靈官巖等,包括巖墩、巖龕、巖樁、巖洞、巖溝等各種懸棺葬形式,學者將此地稱為懸棺博物館。從史籍記載來看,雲南懸棺與僰人有關。從春秋戰國時期到後來的秦漢王朝,僰人就生活在以宜賓為中心,南到雲南的區域。
神秘的懸棺
在歷史上,秦朝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唐開鑿石門道,都是選擇鹽津縣豆沙關作為入滇的門戶。這裡峭壁林立,懸棺就存放在高達四五百米的絕壁半腰上。雲南僰人懸棺安放的方法有四種:一種是木樁式,就是在懸巖上鑿出方型樁孔,插入木樁,然後把棺材放在上面;另一種是鑿龕式,就是人工在巖壁上開鑿出長方形的橫龕,將棺木橫置於其中;還有一種是利用巖壁上的天然縫穴或溶洞,把棺材放在裡面;最後一種是架壑式,主要是用天然巖洞或岩石的縫隙,把棺材放在上面,棺材的另一頭架於陡壁的木樁上。
明朝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僰人領袖哈大王在雲南興文一帶發動起義,朝廷派四川巡撫和總兵調集14萬大軍剿平了川南和滇東北的僰人部落,僰人就此滅亡。由於僰人消亡,如今的懸棺葬竟成了難解之謎。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史前遺蹟(5)
七、晉寧石寨山古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位於雲南省晉寧縣,是戰國至兩漢時期滇王及其家族臣僕的墓地,也是石寨山最早發掘的具有代表性的古墓群落。
1955—1960年,國家先後4次在晉寧石寨山古墓群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