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是返回到自身的存在,並且那當下慾望的物件即是生命。因為知性對事物的內在本性的關係之真正性質或一般結果就是對不能區別的東西加以區別,換言之,就是有差別的東西的統一。

這個統一,象我們所看見那樣,同樣是自己對自己的排斥;於是這個概念就分裂為自我意識與生命的對立:前者是這樣的統一:諸多差別的無限統一是對它而存在著的;而後者則僅僅是這個'無限'統一本身,所以這個統一同時不是自為地存在著。因此意識具有多少獨立性,它的物件自身也同樣具有多少獨立性。

一個絕對自為地存在的自我意識,立刻就會賦予它的物件以否定的特性,或者說,如果自我意識首先是慾望,因而它就會經驗到它的物件的獨立性。

生命這一規定,象我們於進入這一階段時從生命的概念或一般結論所得來的,已可以充分表明它的本性,用不著進一步予以發揮了。生命的發展過程包含如下諸環節。它的本質是揚棄一切差別的無限性,是純粹的自己軸心旋轉運動,是作為絕對不安息的無限性之自身的靜止,是運動的各個不同環節在其中消融其差別的獨立性本身,是時間的單純本質,這本質在這種自身等同性中擁有空間的堅實形態。但是這些差別在這個簡單的普遍的媒介中同樣保持其差別,因為這個普遍的流動性具有否定的本性,只由於它是諸多差別的揚棄。但是如果它沒有持存性,它就不能揚棄那些差別。這個流動性,作為自身等同的獨立性,本身正是諸多差別環節的持存或實體,在這裡面它們因而就是有差別的關節和有自為存在的部分。

在這裡,它們的存在已不復是抽象意義的存在,它們的各個環節、純粹的本質性也不帶有抽象普遍性的意義了;反之它們的存在正是那在自身內的純粹運動之簡單的流動的實體。然而這些關節相互間的差別作為差別一般地不包含任何別的規定性,只包含無限性的諸環節或純粹運動本身的規定性。

這些獨立的關節是各個自為的;不過這種自為存在既同樣直接地是它們的返回到統一,也是統一之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形態。這個統一是分裂為二了,因為它是絕對地否定的或無限的統一;又因為它是持存的,所以差別也只有在它之內才有獨立性。各個形態的這種獨立性好象是一個特定的、為他的東西,因為它們是分裂出來的,又因為這種二元性的揚棄是要透過他物才能實現。但是,這種揚棄仍然同樣是在它自身之內的;因為那種流動性正是各個獨立形態的實體;但這個實體是無限的;因此各個形態即在它們的持存中,便包含著分裂或它們的自為存在之揚棄。

如果我們把這裡所包括的諸環節加以較確切的區別,則我們就可看見,第一階段我們就得到各個獨立形態的持存,或者差別本身所具有的性質的壓制,亦即各個形態之無自在性、無持存性的克服。但第二階段就是各個形態的那種持存性之被克服在差別的無限性之下。在第一階段裡,那持存著的形態:作為自為存在著的或者在其規定性中的無限實體,它走出來反對那普遍的實體,它否認這實體的流動性和它同這實體的連續性,並且堅持它自己不被消融在這個普遍的實體之中,反而企圖透過脫離它的這種無機的本性,並透過消耗它的這種無機本性以保持其自身。生命在這種普遍的流動的媒介中靜默地展開著形成著它的各個環節,它正是透過這一過程成為這諸多環節或形態的運動或者過渡到作為過程的生命。

這種單純的普遍的流動性是自在之物,而那有差別的諸多形態則是他在之物。但是這個流動性本身將會透過這種差別成為他在之物,因為它現在是為那差別而存在著,而這差別本身卻是自在自為的東西,因而是無限的運動(那個靜止的媒介是為這無限的運動所消耗著),——亦即是作為活生生的過程的生命。——但是這種顛倒過程因而也就是'事物的'顛倒性本身;那被消耗了的是這樣一種本質,即個體性,這個個體性犧牲普遍性來保持它自身,並獲得一種與它自身相統一的感情,正由於這樣,它取消了它同它的對方的對立,而唯有透過它的對方它才是它自己。個體性所獲得的與它自身的統一恰好是諸差別的流動性或者諸差別的普遍的解體。

但是,與此相反,那個體的實體性的揚棄卻正是個體的持存性的創穫。因為那個別形態的本質、那普遍的生命、和那自為存在的東西自身既然是簡單的實體,所以當個別的形態揚棄了那建立對方於自身內的簡單的實體性或者揚棄了它的本質時,這就意味著,它分裂了那簡單的實體性,而這種對無差別的流動性的分裂卻正是個體性的建立。生命的這種簡單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