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治理之下更為繁華,太子大婚一事上也可更為盛大一些。”
皇帝本來也正是在為這事兒煩心,他的確是如季相所料一般不願意見到任何和崇德太子能夠扯上關係之事,因此才會找他們過來商議。
季相此言可真是說到皇帝的心坎裡了,尤其是對他功績的肯定和讚揚,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能讓皇帝高興得了。
“陛下,太子殿下大婚的確是國之大喜,尤其是濮陽經此大難更需要儲君安定人心。只是,正因為此次濮陽元氣大傷,在殿下大婚一事上才沒有多餘的財力鋪張,因此臣屬意遵循舊例。”
在皇帝還未出聲贊同季相之前,荀珏再次站出來打斷了皇帝心中想要說的話。
他怎麼可能會不明白皇帝心中所想,只是他必不會讓他如願的。
必會讓與崇德太子相關之事慢慢地出現在眾人眼前,喚起他們對崇德太子的記憶。
“陛下如此體恤百姓,連在太子大婚一事上都不願鋪張浪費,百姓們必會體察陛下的一番心意,對陛下更為崇敬愛戴的。”
荀珏這話同樣說到了皇帝的癢癢處,讓他聽得很舒心,因而皇帝現下有些為難了起來。
“兩位愛卿所言,皆言之有理。”
第133章 良緣
皇帝沉吟了一會兒才如此說道,顯而易見的他一時之間在這件事情上難以決斷。
“陛下; 臣以為; 陛下愛民之心並不必非得在此事上才能體現出來。難道陛下一直以來不都是以此來標榜自身的嗎?濮陽百姓怎麼會感受不到呢?”
皇帝亦是被季相這話給說得龍心大悅,朕之愛民之心的確是自登基以來便如此啊。
“陛下自然是愛民如子; 百姓心裡也深知這一點,只是在濮陽百姓經此大難之後; 若是陛下再出來以身作則表明與百姓同甘共苦之心,想必陛下的威望必會達到鼎盛; 大陵歷任先帝都不可比肩。”
荀珏眼看著皇帝就要被季相給說動了; 他也再次對著皇帝出聲道。
聽聞荀珏此言之後,皇帝的呼吸都微微急促了一瞬; 實在是荀珏畫出來的那個大餅大美好對皇帝太具吸引力了。
皇帝本來就為自己的嫡子叛逃敵國之事感到丟臉之極; 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如是此舉能夠消除東陵王那件事情帶來的影響; 並且提高皇帝的聲望的話; 皇帝是絕對很願意去做此事的。
季相也深知這一點,他心感不好; 轉身看向荀珏卻輕笑道:“大鴻臚未免言過其實了,聖上之威望早已經鼎盛,何須此舉?”
季相笑得甚是淡然優雅,絲毫看不出火氣和不渝; 彷彿就是在和荀珏閒聊一般。
荀珏亦是回以風輕雲淡一笑:“總是有益無害的,季相又為何極力反對呢?”
事實上不僅僅是皇帝,就連季相也不想有關崇德太子之事再被人憶起,畢竟當年那位太子的確是深得人心。
然而季相在荀珏這樣的問話下從容雅淡; 絲毫不顯慌亂:“本相只是深覺舊例不吉。”
季相此言一出,皇帝心頭也是一凜,遵循被廢的前太子之禮的寓意,的確是不太好。
本來先前皇帝被季相和荀珏兩個人的話給說得心花怒放的,或者是說有這麼兩位美郎君言吐芬芳地恭維他,讓皇帝甚覺享受。
然而漸漸的,皇帝就覺得自己消受不起了。
畢竟這不是樂大將軍與季相針鋒相對之時,最起碼那時氣氛是劍拔弩張。
然而此刻兩位同樣驚為天人的郎君笑意盈盈甚是美好,言談更是文雅輕柔,只是那話裡的意思皇帝的怎麼聽都怎麼不對味。
要是樂大將軍那時,皇帝只需要一個瞪眼過去,就讓他消停了。
然而此刻,對著這樣兩位的絲毫不見硝煙和爭端的愛卿,實在是讓皇帝束手無策,都懷念起樂大將軍的好來了。
“季相此言差矣,子不語怪力亂神。更何況,就算是,太子殿下也有陛下真龍庇佑,何必忌憚如此呢?豈不是顯得…。。”
荀珏話未說完,他轉身看向了皇帝,他的未盡之意皇帝自然是懂得的。
如此畏懼一個被廢的前太子,豈不是顯得怪異,這裡面不是有什麼供人說道嗎?
“哎,大鴻臚何出此言?本相以為,”
“好了!”季相話還未說完,就被一直瞪眼看著他們你來我往的皇帝給大聲打斷了。
皇帝本來想說閉嘴的,可是看著自己面前的兩位郎君風姿如此出眾,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