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其二是華人實業家當機立斷的經商準則。

有一次,和田一夫當面請教李嘉誠:“您對於新專案,一般是怎樣做決定的呢?”

李嘉誠答道:“一旦有了新想法,我馬上考慮和誰一起搞這個專案,先在腦海裡定好夥伴,接著我就打電話去請他合夥。”

首腦親自通電話,這在日本商界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和田一夫對此感到驚訝。但驚訝不止在此,應李嘉誠之邀的對方回答說:“請讓我考慮一下!”僅僅只過了一刻鐘,對方就覆電:“OK!”

這就是華人經商當機立斷的作風。

和田一夫就親自接過李嘉誠邀他當商業夥伴的電話。比如在澳門建造休養勝地、在香港藍田開店等專案。

和田一夫也就禮尚往來。比如計劃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創設國際購物中心,就直接與李嘉誠聯絡。

在這樣直截了當的聯絡交往中,彼此溝通了大量的商業資訊。

而日本的企業體制卻無法當機立斷。因此,儘管日本企業在香港有很多機會做大宗生意,但往往由於這個原因錯失良機。

一個日本公司香港分公司的經理,曾經不無抱怨地向和田一夫講述了這麼一件事。

有一回,李嘉誠在宴會上向他述說了一個攜手合作的好主意。他一聽就拍案叫好,差點脫口而出:“就這麼辦!”可是話到嘴邊又硬生生地吞回去:他沒有這個決定權!

他只能按部就班報告日本總部,經過層層探討論證研究,最後決定參與該專案的時候,時間已過了1個多月。

黃花菜已涼,李嘉誠早就與其它企業合作上了。

要命的是絕大多數日本企業根本無視華人的這一商業作風,甚至連起碼的理解的努力都不去做。

日本企業和華人實業家很少能夠成為商業夥伴,這不能不說是其根源之一。

作為一個哲學家,和田一夫總結了香港和日本經商習慣和商業體制等方面的異同和優劣。

和田一夫認為由下而上以及傳閱批示的日本式決策方式,在統一職員意見這一點上,效果是顯著的。儘管這對於集團的運轉十分重要,然而卻也不能忽視其消極一面。

消極面就是要用過多的時間才能拍板定奪,沒有人負責做決定,坐失良機。這些消極面容易造成誰都不負責任的後果。

與日本相比,香港的商業社會更接近歐美模式。

和田一夫認為,日本“以和為貴的精神”確能發揮日本式組織力量,有其積極一面;而香港、歐美採用的“職權分明”的“從上而下”方式也有其積極一面,如果把這兩者的積極面結合起來,那最好不過了。

香港式經商法有其利益共享、當機立斷等積極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極的一面。

根據和田一夫的觀察,華人實業家在自己所能見到的範圍內經營得非常出色,但似乎不善於經營組織化。

縱觀中國餐館經營狀況,發現他們一般僱用親朋成友,生意做得紅火,但卻不願培養人才,提高他們的能力,來加強經營組織化。

和田一夫設想,如果華人注重信用的經營訣竅,能與日本企業重視培養人才、講究經營組織化的訣竅合二而一,就會誕生一種完美的經營方式了。

和田一夫完全融進了香港這個華人大家庭,頗有點樂不思蜀了

第16章 餐館稱王 香港札幌情兩依

“九七”臨近,又兼1989年那場風波,香港中國餐館出現大雪崩現象。和田一夫當機立斷:大規模收購中國餐館。3年創百店,成為香港中國餐館之王,繼而在世界各地開設連鎖店。八佰伴國際飲食公司不到一年就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創造了奇蹟。到港一年,八佰伴發展了百貨店、餐館業、不動產開發業、肉食製品貿易公司、西餅連鎖店、鞋包公司、家電產品公司七大支柱。在札幌,開設了日本首家集世界商品於一處的大型商場。

和田一夫說

我要說的,不外是一句話:人,原來就是一無所有。不過,你要有夢想,再憑堅定的信念去耕耘,夢想就會成為真實,而每一個人,其實都具備了做富翁的條件。

八佰伴原來是專心致志從事流通事業。

以移居香港為契機,和田一夫正紮紮實實地計劃擴大事業,突破單一零售。

開設中國餐館連鎖店發展食品加工業和不動產開發業,還有家用電器等等。

八佰伴的公司名稱叫國際流通集團(後再改為現名“八佰伴國際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