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9部分

年底做的統計,從2020年到2039年的20年間,非洲大陸總共爆發了81場戰亂、平均每年4次,其中軍事政變72次、國家間軍事衝突9次,除了7次國家間軍事衝突由資源引發、2次國家間軍事衝突由領土爭端引發之外,72次軍事政變均由國內政治矛盾引發,其中由發展方式引發的就有64起。也就是說,在非洲的戰亂中,近八成與東西方世界提出的發展方式有關。

用政治術語來說,這就是意識形態。

長達20多年的鬥爭,足以使非洲大陸分裂成幾個“板塊”。

大會開始前,網路上出現了一幅非常有意思的漫畫:背景為非洲大陸,象徵美國的白頭鷹在西非上空振翅待飛,卻把一隻鷹爪伸到了東非高原上;象徵共和國的巨龍盤踞在東非大地上,卻把尾巴伸到了幾內亞灣;北面擺出衝刺樣子的鎧甲武士象徵剛剛崛起,想在非洲分上一羹的歐盟;南面張牙舞爪,卻骨瘦如柴的一隻黑豹代表的自然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的南非;而在畫的右上角,還有一團白色的雲霧,大概是象徵遠在萬里之外、暫時無法插手非洲事務的俄羅斯吧。

可以說,這幅漫畫非常形象的反映了非洲大陸的局勢。

如果看得更深入一點,就能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

從勢力範圍來看,共和國與美國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別說歐盟與俄羅斯,就連地頭蛇南非也差遠了。

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基本上都是西非地區的小國。當然,這種現象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歷史因素。從地理位置上看,這些大西洋東岸國家均面向美國與歐洲,與西方世界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從現實情況來看,在美國加快西約集團的擴張步伐的大背景下,西非國家無疑是首批吸納的物件。從歷史來看,西非國家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批殖民地,也是基督教向全球蔓延的第一站,大部分西非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在文化、信仰、價值觀念上與西方世界比較接近。綜合這些因素,美國首先控制西非國家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還有一個隱藏得更深的原因,這些國家的面積最多10來萬平方千米出頭、大都只有幾萬平方千米,人口最多不會超過3000萬、大都只有幾百萬。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很好控制,按照美國提出的發展方式,即首先解決安全問題,也不會因為發展不足,導致嚴重的社會動亂。更何況,因為這些國家都足夠小,在必要的時候,美國可以透過援助化解其國內矛盾。

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基本上都是東非地區的大國,至少與西非那些小國相比,不管在人口還是在國土面積上,都算得上是大國。其中的原因也很複雜,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西非小國倒向美國的因素之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西方國家提出的“安全優先”政策在這些國家都失敗了。

由此可見,“安全優先”政策只能在國土面積狹小人口較少的國家推行,只要國家大了,不管是由幅員導致的管理問題、還是由人口導致的統治問題,只要發展出了問題,就算“安全問題”搞得再好,也不可能杜絕社會動盪。也就是說,非洲的“大國”只能施行“發展優先”政策。與之相反,因為所謂的“安全優先”政策無非就是藉助目標國的買辦階級進行掠奪,買辦階級也能從中獲益,所以在賄賂幾個官員就能控制一個國家的情況下,美國提出的發展方式更有市場,共和國提出的發展方式反而不受當權者歡迎。正是如此,地處西非的奈及利亞在被美國的盟國合圍的情況下,都沒有倒向美國,而地處東非的厄利垂亞與吉布提至,仍然在美國的懷抱之中。

當然,非洲大陸上也一些例外,即面向地中海的北非國家。

嚴格說來,北非國家不應該算在非洲國家的行列之中,因為受到南面撒哈拉沙漠與東非高原的隔絕,從數千年前開始,北非地區就受到了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的影響,不管是在習俗上還是在傳統上,都與歐洲國家接近。因為中間橫著地中海,所以北非國家又與歐洲國家不完全一樣,特別是在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迅速興起,使北非地區深受伊斯蘭文明影響。

總體而言,北非國家與歐洲關係密切,是歐盟的天然盟友。

正是如此,美國與共和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均沒有打北非的主意,沒有去北非地區招兵買馬。美國與共和國當局心裡都有數,經過數十年發展交往,歐盟與北非的幾個主要國家,比如摩洛哥、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早就聯絡在了一起,只要歐盟願意,隨時可以讓這些北非國家入盟,從而把地中海變成歐盟的內海。歐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