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3部分

構派過去的軍事顧問非常幸運的參與了這幾枚炮彈的鑑定工作,而這幾個情報人員又剛好認識CNN與NBC的記者,所以在共和國海軍公佈戰報之前,CNN與NBC就在報道中提到,共和國用大口徑電磁炮、而且是與海軍艦載型一樣的電磁炮炮擊了俄羅斯港口。

從這一報道來看,就連美國新聞媒體都不相信炮擊俄羅斯的是共和國海軍的戰艦。

當時就有人猜測,為了打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港口,共和國很有可能在東北地區、朝鮮或者日本的軍事基地部署了重型電磁炮。問題是,共和國陸軍也有遠端炮兵,而且陸軍炮兵的射程不比海軍艦炮短,只是口徑稍微小一點。當然,這絕對不是共和國當局花費力氣往陸地上部署重型艦炮的理由。要知道,陸軍電磁炮的炮彈也在200千克以上,別說對付普通目標,除了那些深埋地下的戰略設施之外,其他軍事目標都不在話下。炮擊俄羅斯遠東地區港口的目的是打垮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以及癱疾港口,陸軍遠端炮兵完全能夠勝任,自然沒有理由多此一舉的把艦炮搬到岸上去。

問題是,還是更加合理的解釋嗎?

肯定有,而且非常顯而易見,即共和國海軍有專門的炮擊戰艦。

事實上,如此簡單的事情,美國新聞媒體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意承認。

在美國新聞媒體大肆猜測共和國把艦炮搬到岸上的時候,半島電視臺就做了比較客觀的報道,即共和國海軍肯定秘密建造了炮擊戰艦,或者將民用船隻改造成了炮擊戰艦,並且在戰爭爆發前,將這些炮擊戰艘秘密派往朝鮮與日本港口。

這一分析合情合理,也與實際情況差不多。

根據共和國海軍公佈的戰報,炮擊俄羅斯海軍基地的正是停靠在日本新潟與函館的幾艘“火力艦”。顧名思義,火力艦肯定是格外注重火力的戰艦。事實上,火力艦是在民用船隻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軍輔船,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戰艦。

根據共和國海軍戰艦年鑑,“火力艦”專案最早由江南造船廠在2032年根據海軍提出的“20年造艦計劃”中提及的“火力強化型水面戰艦”提出,單獨投資數千萬元完成理論研究與基礎設計,最終在2044年得到海軍重視,並且在2047年正式立項,在2049財年度正式獲得撥款、在2051財年度完成設計並且正式開工建造,第一批6艘火力艦均在2055年底之前建成,在2056年初由海軍進行驗收。因為火力艦並不執行一線作戰任務,為了降低建造成本、縮短設計週期、以及減少維護費用,所以在設計中大量採用了民用船隻的建造標準,並且大量採用建造民用船隻的原材料,並未嚴格按照軍艦的標準進行設計與建造。由此可見,火力艦也不完全是民用船隻,嚴格的說,火力艦是按照民用船隻標準進行建造的軍用艦船。

說到這,肯定有人想到了20世紀末,美國海軍提出的“武庫艦”,認為共和國海軍在炒別人的冷飯,沒有創新可言。

果真如此的話,火力艦絕對是個悲劇。

事實是,這種以往只存在於理論中的戰艦初次登場就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打擊能力,足以證明是一種成功的艦船。如果真像某些美國新聞媒體猜測的那樣,火力艦的基礎設計理念源自半個多世紀前,而且早已被美國海軍束之高閣,那麼只能證明,要麼是共和國以新的理念設計與建造了這種與眾不同的戰艦,要麼是美國海軍鼠目寸光、在半個世紀前就放棄了這種大有前途的戰艦。

顯然,即便是美國新聞媒體,也更加願意接受前一種可能。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火力艦是一種在全新戰術思想與全新設計理念的共同作用下誕生的一種新式戰艦,一種劃時代的戰艦。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51章 醉翁之意

如果說陸軍的變革可以用“轟轟烈烈”來形容,空軍與天軍的變革更可以用“氣壯山河”來形容,那麼海軍的變革絕對是“悄無聲息”。

前面已經提到,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對海戰戰術產生的影響早已顯現出來。

暫且不說空天戰機這種跨時代的武器會把航母變成個什麼樣子,以及空軍盡全力推動的“空中平臺”會不會淘汰海面戰艦,僅“強制電磁干擾裝置”這一種武器,就讓海戰面貌變得再目全非。拿間隔55年的兩次馬島海戰來說,在第一次海戰中,裝備落後的阿根廷軍隊僅用1枚“飛魚”導彈就擊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謝菲爾得”號導彈驅逐艦。而在第二次海戰中,裝備了數百架先進戰機、上千枚先進反艦導彈的阿根廷海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