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3部分

戰爭的最後勝利,沒有在中途島海戰中慘敗,也會在下一次海戰中,比如瓦胡島海戰中慘敗,最終輸得一敗塗地,但是日本至少能夠藉此多撐幾年,甚至有可能讓美國放棄無條件投降的要求,以比較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

當然,現在的共和國肯定不是當年的日本。

只是從純戰爭的角度分析,被美國壓制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共和國要想取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就得積極進攻。而海軍艦隊是積極進攻的根本,更是取勝的根本。在艦隊實力本來就不如美國的情況下,共和國海軍沒有任何理由在次要方向上浪費寶貴兵力,必須把艦隊集中到主要方向上。這也是共和國海軍為什麼要在狹窄的、且不缺乏岸上基地的東南亞地區部署3支航母戰鬥群的主要原因。岸上基地可以做為防禦支承點,也可以在進攻的時候充當後方基地,卻不可能成為進攻支承點!

能夠支援越洋進攻的,只有艦隊。

由此可見,共和國海軍突然在俄羅斯方向上發力,不但出人意料,還給人留下了巨大的猜測空間。

當然,必須承認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而且成功的打擊行動。

根據共和國海軍在數日後公佈的戰報,打擊行動的主要力量是海軍航空兵,主要武器是各類遠端彈藥。在持續15分鐘的轟炸中,共和國海軍航空兵、海軍戰艦、以及各類作戰艦艇總共向80多個目標投擲了25000餘噸彈藥,其中包括3600餘枚巡航導彈、3000餘枚遠端對地導彈、2000餘枚滑翔炸彈、以及大約12000餘枚遠端炮彈。

雖然彈藥總投擲量不是很大,但是單位時間的投彈量非常驚人,所以打擊來得非常猛烈,結束得也很突然。

真正受人關注的,還是共和國海軍的兵力與火力投送平臺。

海軍航空兵投入的作戰飛機還好說,前面早就提到過,共和國空軍併入天軍後,重型戰鬥機部隊併入了海軍航空兵。雖然一直以來,共和國空軍與海軍都堅持共同開發重型戰鬥機,從J…11開始就有海軍型與空軍型之分,但是這並不表示空軍的重型戰鬥機可以部署到航母上去。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空軍的重型戰鬥機都只能部署在岸上基地。原因很簡單,空軍型沒有對機體結構做強化處理,也就承受不了在航母上起飛與降落時的巨大過載,自然無法部署到航母上。受此影響,接收了空軍的重型戰鬥機部隊後,海航重新在岸基航空兵裡組建了戰鬥機部隊(之前早就取消了岸基戰鬥機部隊,只保留了巡邏機等支援部隊),並且承擔了部分國土防空任務(主要就是面向西太平洋)。與重型戰鬥機部隊一同轉交給海軍航空兵的,還有共和國沿海地區的空軍基地,以及西太平洋上的所有空軍基地。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航空兵不缺乏空軍基地,而重型戰鬥機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大都在2500千米以上,如果得到加油機支援,還能提升到4000千米以上。所以從共和國本土、或者朝鮮半島、琉球群島、日本等地軍事基地起飛的戰鬥機足以覆蓋俄羅斯遠東地區,甚至能夠飛到馬加丹。

關鍵就是,共和國海軍用什麼戰艦發射的巡航導彈與遠端炮彈?

首先得強調,狹義上的巡航導彈是指射程在3000千米以上,以打擊戰略目標為主的戰略巡航導彈,而不是掛在戰鬥機上的遠端對地導彈。

也就是說,巡航導彈的搭載平臺至少也得是轟炸機,即便是重型戰鬥機,也很難攜帶這些重達數千千克的重型彈藥。

共和國海軍航空兵早就沒有轟炸機了,而遠端巡邏機的數量也很有限,不大可能一次性投擲數千枚巡航導彈。也就是說,這些巡航導彈的運載平臺只能是戰艦,而且肯定是多艘戰艦。

相對而言,遠端炮彈的投擲平臺更值得關注。

雖然在螺旋電磁炮大量裝備部隊之後,艦炮的射程已經提高到了800千米以上,稍加改進就能超過 1000千米,但是螺旋電磁炮的總體質量非常大,只能裝備在大型戰艦上,而大型戰艦都配製在航母戰鬥群與兩棲突擊艦隊裡面。前面已經提到,共和國海軍西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戰鬥群在距離戰場數千千米外的地方提防美國艦隊,而在西太平洋上,共和國海軍沒有兩棲突擊艦隊。也就是說,戰爭爆發的時候,共和國海軍的大型戰艦距離俄羅斯有數千千米之遙,雖然大型戰艦的最大速度已經提高到70節,是50年前的2倍多,但是也不可能在10來個小時內趕到日本海,炮擊俄羅斯港口吧。

因為俄軍在符拉迫沃斯托克找到了幾枚沒有爆炸的重型炮彈,美國情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