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2部分

艦導彈),有理由相信,印度洋艦隊的攻擊力不在美軍艦隊之下。

相對而言,美軍的優勢只有一點,那就是7艘航母的出動率肯定比3艘航母高。

14點20分,第二架遠端海上巡邏機被美軍戰鬥機擊落。

在接下來的10分鐘之內,又有3架遠端海上巡邏機遭到攻擊,而且無一例外的被美軍戰鬥機發射的攔截導彈擊落。

到這個時候,印度洋戰區海軍指揮中心已經能夠大致計算出美軍艦隊所在海域了。

14點35分,印度洋艦隊收到了攻擊資訊。

因為還沒有得到美軍艦隊確切的位置資訊,所以印度洋戰區司令部沒有下達命令,而是把攻擊決策權交給了艦隊指揮官。這也是共和國海軍的規定,即在沒有完全掌握目標資訊的情況下,戰區指揮官不能越級下達作戰命令。當然,作為戰場指揮官,有權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作戰行動。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萬幸的是,印度洋艦隊指揮官不需要面對這個考驗。

14點40分,一架到達甘島南面大約700千米處的遠端海上巡邏機打破無線電靜默,用長波電臺發出了一組帶有特別含義的訊號。

電報非常短暫,內容卻異常重要。

不管怎麼說,一組方位資訊肯定不需要太多的字元來表述。

因為電報是以海軍偵察通訊頻道傳送的,所以印度洋艦隊直接收到了訊息,不需要由印度洋戰區司令部提供情報。

14點41分,第一波攻擊機群的第一架戰鬥機從“重慶”號上起飛了。

在接下來的15分鐘內,2個攻擊波次的324架戰鬥機依次起飛。因為有2架戰鬥機在起飛之後出現故障,被迫在海上迫降,所以飛往美軍艦隊的只有322架戰鬥機。如同前面提到的,因為第二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均以最大重量起飛,而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空戰,起飛重量都輕了好幾噸,航飛行速度快得多,所以在起飛後不久,第一波攻擊機群就與第二波攻擊機群拉開了距離。

這個時候,美軍艦隊裡也拉響了戰鬥警報。

不是說美軍的無線電探測裝置發現了共和國艦隊發出的無線電訊號,而是發現了那架巡邏機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雖然美軍不可能破釋巡邏機發出的電報,但是從這組有規律的無線電訊號可以得知,巡邏機已經發現美軍艦隊,而且報告了美軍艦隊的大致方位。

可以說,真正面臨考驗的是美軍指揮官。

毋庸置疑,共和國艦隊的攻擊即將到來,而美軍的戰鬥機卻在航母上。如果不能迅速做出決策,美軍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

不管是誰,都不能否認運氣在海戰中的重要性。

可以說,任何一場能夠寫進史書的海戰,都有運氣成分,而且運氣產生的作用往往超過了其他因素。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利根”號巡洋艦上的一架水上偵察機因為機械故障未能按時起飛,而美軍艦隊就在該偵察機的偵察線路上,日本聯合艦隊也因為沒有能夠及時發現近在咫尺的美軍艦隊,遭到對手的突然襲擊,最終慘敗而歸。

在“馬爾地夫海戰”中,運氣也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經提到,印度洋艦隊指揮官在猶豫著是不是要按照印度洋戰區司令部提供的目標資訊派出攻擊機群的時候,一架透過防空網的遠端海上巡邏機發現了美軍艦隊,並且在被擊落之前發出了目標座標資訊,使印度洋艦隊指揮官不用再猶豫,也讓印度洋艦隊的攻擊機群能夠直接飛向目標。

毫無疑問,這就是運氣成分。

反過來,當難題出現在美軍身上的時候,運氣因素也不可忽視。

當時,美軍指揮官確實很猶豫。原因很簡單,在無法確定目標所在海域的時候,如果盲目派出攻擊機群,很有可能在搜尋目標的時候浪費太多的燃料,或者朝著錯誤的方向飛得太遠,最終導致攻擊無果、或者攻擊後無法返回艦隊。美軍艦隊指揮官在乎的不是幾百架戰鬥機,而是數百名飛行員。要知道,培養一名優秀的、具有上千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要比造一架戰鬥機困難百倍,甚至可以說,如果在戰爭初期損失太多的飛行員,必然會對海軍的戰鬥力產生影響。

就在這個時候,美軍的無線電探測裝置發現了一個非常微弱的訊號。

沒到半分鐘,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