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1部分

不得不承認,共和國海軍對大規模戰爭的準備遠比美軍充分得多。

從前面的介紹可知,中美開戰後,雙方均在第一時間摧毀了對方的軍事衛星系統,所以雙方都缺乏有效的偵察與監視手段。雖然得益於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層出不窮,比如探測距離超過5000千米的戰略警戒雷達、飛行高度超過40千米的超高空探測氣球與飛得更高的超大型無人偵察機,但是相對而言,執行戰術偵察任務、特別是具有時效性的戰術任務時,最有效的偵察裝置仍然是搭載了專業裝置的戰術偵察機,以及各種大航程遠端巡邏機。

這個道理誰都明白,可真正落實的卻沒有幾個國家。

別的不說,開戰前,美國海軍擁有偵察能力的遠端海上巡邏機不到100架,而共和國海軍擁有大約200架,並且能夠透過增添偵察裝置讓另外300多架反潛巡邏機具備遠洋偵察能力。由此可見,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共和國當局就做好了在戰爭中失去軍事衛星系統,不得不依靠傳統手段作戰的思想與物質準備。相對而言,美國的準備工作更多的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沒有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當時,從印度南部的海軍航空站、斯里蘭卡的海軍基地、以及馬爾地夫福阿穆拉庫島機場起飛的遠端海上巡邏機多達40架,每架巡邏機上都有1部探測距離超過450千米的對海搜尋雷達與1套探測距離超過250千米的光學雷達。因為有足夠多的巡邏機,所以每架巡邏機的航線都經過精心設計,並不是沿直線飛行,而且做到了相互重疊,確保不會因為某架巡邏機出故障、或者與基地失去聯絡使偵察行動受到影響。當然,如果相鄰的兩架偵察機同時與基地失去聯絡,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是出的故障,而是遭到敵機突然襲擊。

有了如此密集的偵察網路,自然不需要出動艦載偵察機。

更重要的是,到這個時候為止,印度洋艦隊還沒有參與作戰行動,因此保留了完備的航空作戰能力。也就是說,3艘航母上各有150架重型戰鬥機,即便受超額搭載影響,一次最多隻能出動半數戰鬥機,考慮到回收的戰鬥機比出動的少得多的情況,也能將450架艦載戰鬥機分成2個攻擊波次,至少向美軍艦隊投射1500枚反艦導彈。如果不考慮艦隊防空的話,還能將導彈投射量提高到2700枚。

事實上,在安排戰術的時候,印度洋艦隊的指揮官確實沒有考慮艦隊防空。

原因很簡單,艦隊一直在馬爾地夫群島海域活動,即便南下,也不會離開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也就是說,在印度洋艦隊北面,始終有一支規模在50架以上的岸基戰鬥機群在執行防空巡邏任務,而且隨時可以應艦隊召喚南下攔截敵機。更重要的是,隨著反艦導彈的射程越來越遠,在無法擴大艦隊防空範圍的情況下,艦隊防空作戰往往演變成“艦隊反導作戰”即以攔截敵機發射的反艦導彈為主。在這種戰鬥中,真正的主力是各艘戰艦上的防空與攔截系統,而不是在艦隊上空巡邏的防空戰鬥機。

由此可見,共和國印度洋艦隊的指揮官做出了孤注一擲的選擇。

從戰略上看,這一選擇也沒有多大問題。不管怎麼樣,首先得承認,海戰本身就是高消耗戰爭,即便是佔據優勢的一方,也得為勝利付出高昂代價。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中途島海戰中,美軍大獲全勝的代價是損失了“約克城”號航母與上百架艦載戰鬥機。而在大西洋上攔截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鬥中,英國海軍擁有所有優勢,結果還是損失了當時排水量最大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海戰中的損失將更加驚人。

前面已經提到,在印度洋戰場上,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基本上在伯仲之間。

可以說,共和國海軍要想不付出任何代價就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換個角度來看,就算損失了印度洋艦隊,如果能夠全殲第四艦隊、第六艦隊與第八艦隊,共和國海軍也能依靠南海艦隊奪取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並且趁美軍無力增兵的大好機會,攻佔迪戈加西亞島、吉布提,甚至攻擊達爾文港與珀斯,拔除美軍在印度洋上的基地,甚至有機會進軍南非。

總而言之,如果能夠用印度洋艦隊交換3支美軍艦隊,絕對是划算的買賣。

當然,從艦隊指揮官的立場出發,自然希望取得一場完美的勝利。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共和國海軍也確實有機會取得一場完美的勝利。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大約在戰場時間13點30分左右,美軍艦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