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1部分

能力,第一主力艦隊在1天之後,也就是1月13日凌晨就回到了那霸,所以還可以由此推斷,8艘主力艦至少能夠維持大約60節的最大航行度,只是受戰鬥創傷影響,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不然也不會返回那霸。

從這一列的戰鬥就看得出來,注重防護的設計思路沒有錯。

對標準排水量為65000噸的戰艦來說,5%的份額相當於3250噸,而正常情況下,標準排水量為15萬噸的超級航母上,專門用來提高裝甲防護能力的系統也不到5000噸,由此可見,3250噸的防護質量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事實上,“秦”級用來提高防護水平與生存能力的系統絕對不止這麼點,其中僅與提高生存能力、特別是在遭到打擊後的持續作戰能力的備份系統就佔到了戰艦排水量的7%,即大約4500噸。從很大的意義上講,“秦”級最重視的不是如何防止被炮彈打穿,而是如何做到被炮彈打穿之後還能繼續作戰,而且儘可能的儲存戰鬥力。

當然,這樣的設計思路有利有弊。

從負面影響來看,最顯著的莫過於讓“秦”級成為了一種單純的“炮艦”,即除了電磁炮之外,沒有其他有效的攻擊手段。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防護與生存系統佔據太多的份額之後,又要確保航行度、持續作戰能力等等戰術指標,也就只能犧牲火力、犧牲戰艦的多用途能力。

在“雅浦海戰”之前,沒人敢肯定這種劍走偏鋒的設計思路沒有錯,能夠給海軍帶來勝利。事實上,就連“秦”級的總設計師都從為這種極端設計思路會產生嚴重影響,不但會使戰艦的作戰使用受到限制,還會影響戰艦的戰鬥力。

直到“雅浦海戰”,這種極端設計思路才得到證實。

事實證明,兼顧各項戰術效能的綜谷設計,讓第51艦隊的8艘“長灘”級主力艦變得異常脆弱,根本經不起戰火考驗,也就肩負不起主力艦的重任。

在第一主力艦隊遭受打擊的時候,第51艦隊也遭到了第二輪炮擊。

與集束子母彈發起的第一輪打擊相比,由穿甲彈擔綱的第二輪打擊沒有那麼密集,卻更加震撼。

從理論上講,1枚穿甲彈就能癱瘓1艘主力艦,2到3枚穿甲彈就能擊沉1艘主力艦。

雖然實戰情況要比理論稍微差一點,比如在共和國海軍測試穿甲彈威力的時候,就用了大約10枚穿甲彈才擊沉了用來模仿“秦”級主力艦的靶艦,但是與測試不同的是,實戰更加講求效率,而且以癱疾敵人為主,而不是以擊沉敵人為主。說的直接一點,只要能夠讓敵艦癱瘓在海面上,總有辦法擊沉敵艦。

按照這一基本戰術思想,炮擊戰術就非常明確了。

與100多年前的海上炮戰相比,21世紀50年代的炮戰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多出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從理論上講,在不考慮制導炮彈的情況下,炮戰打的就是機率。

當然,有的時候還得把運氣包括進去。

總而言之,只要炮擊密度足夠大,就一定能夠擊中目標。因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無法保證有足夠大的炮擊密度,所以在作戰的時候,必須精確、合理的使用打擊力量,提高炮彈的命中率。在100多年前,這一工作是由戰艦上的槍炮長或者其他軍官用最原始的計算工具來完成的,而在21世紀中葉,這一工作則交給了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由計算機算出最佳炮擊方式。

雖然計算機的效能對炮擊命中率有影響,但是影響不是很大,特別是在計算機的效能已經強大到能夠指揮艦隊作戰的情況下,指揮幾門電磁炮進行炮戰,自然算不上是高難度的計算工作。

除去機率因素之後,對炮戰影響最大的就是彈藥效能。

當然,彈藥效能指的不僅僅是炮彈的威力。相對而言,在炮彈的威力大到足以摧毀任何一種大型戰艦的情況下,威力已經是次要問題,重要的是如何將威力發揮出來,並且發揮到關鍵點上。

這就是炮彈的引信技術。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以21世紀中葉的科技水平,彈藥引信根本算不上是高科技產品,甚至與高科技沾不上邊。

這麼說沒有錯,可是如何正確使用卻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就拿900千克級穿甲彈來說,這種下落時速度接近30馬赫的炮彈,即便在遭到阻擋的情況下,也能在大約50毫秒內擊穿艘大型航母包括艦底在內的所有10多層甲板,落入海水之中。由此可以算出,如果不能在擊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