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1部分

標後的100毫秒內引爆,就算在海中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仍然能夠對艦體造成損傷,也不會嚴重到讓戰艦喪失戰鬥力與航行能力。即便在戰艦內部引爆,因為穿甲彈的裝藥量並不大,所以引爆位置對發揮穿甲彈的威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在機庫內引爆就不如在機艙內引爆、而在機艙內引爆又比不上在航空彈藥艙內引爆。由此可見,要想做到一擊斃命的話,就得在炮彈的引信上做文章,讓炮彈能夠在最佳位置引爆。

從充分利用彈藥的角度出發,還得考慮在未擊中目標的情況下,如何讓炮彈對目標構成威脅。事實上,從作用原理來看,因為海水為液體,而液體的可壓縮性非常差,是衝擊波的理想介質,所以就算沒有命中目標,而是在目標附近爆炸,也能夠對目標產生破壞,而要使破壞效果最大化,就得把爆炸產生的能量集中在目標的方向上。

由上可見,一種先進的引信,絕對是炮彈威力的倍增器。

共和國海軍的900千克級穿甲彈使用的就是一種“智慧引信”,按照共和國海軍公佈的相關資料,這種專門為大口徑電磁炮所配備的穿甲彈研製的引信具備場景感應能力,即能夠根據所處環境選擇最佳的工作模式。如果從技術上分析的話,肯定沒有多少人看得明白,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問題。在對付航母、主力艦與巡洋艦這類排水量在20000噸以上的大型目標時,智慧引信會讓炮彈在接近艦底、或者是在穿透了艦底的時候再引爆,即直接打擊目標的水線以下部位,如果能夠炸斷目標的龍骨,就能一舉擊沉自標。在對付驅逐艦與護衛艦等小型目標、以及商船等結構強度很差的民用船舶的時候,智慧引信會讓炮彈在艦體內部爆炸,產生最大破壞效果,儘量殺傷戰艦上的官兵,破壞船隻內的物資。如果沒有落到戰艦上,而是落到了戰艦附近的海面上,智慧引信則會選擇聚能爆炸模式,即透過控制戰鬥部裝藥的引爆順序,使爆炸產生的能量朝向戰艦,而不是朝向大海。

當然,不管有多好的引信,也得先讓炮彈擊中目標、至少得讓炮彈落在目標附近才能發揮作用。第一主力艦隊持續了1分鐘的第二輪炮擊,算得上是這場海戰中的第一個高潮。

在這輪炮擊中,每艘“秦”級主力艦上的6門大口徑電磁炮都以最快度投射了30枚900千克級穿甲彈,而且每一枚穿甲彈的彈道都做了特別設定。因為電磁炮是垂直髮射,炮彈是在飛行途中,即離開大氣層,進入外層空間之後,再由彈載計算機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控制姿態動機來調整炮彈的飛行彈道,並且在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對彈道進行精確度更高的第二次修正,所以炮彈在發射的時候,是不會存在角度偏差的,而且彈道修正資料都是在發射的時候,即炮彈透過位於炮口的電磁感應線圈的時候,由火控計算機以電磁感應的方式寫入彈載計算機。

由此可見,900千克級穿甲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非制導彈藥。

事實上,沒有一種大口徑電磁炮的炮彈是純粹意義上的非制導彈藥。問題是,這些採用了彈道修正技術的炮彈在彈道末段,即再入大氣層之後,都放棄了制導手段,以避免遭到敵人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影響。也就是說,採用了彈道修正技術的彈藥只能適當的縮小炮彈的撒佈範圍,而不可能做到精確打擊,更不可能根據目標的運動情況來調整彈道,打擊移動目標的效率肯定不會高到哪裡去。

由前面提到的可以得知,在第二輪打擊中,每艘“秦”級主力艦均向目標投射了180枚炮彈。

這些炮彈的命中率到底有多高呢?

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在1點45分左右,第51艦隊的8艘主力艦遭到第二輪炮火打擊,在接下來的大約1分鐘之內,8艘主力艦總共被擊中14次、另外還有大約22次近失彈對戰艦造成了損傷。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主力艦隊8艘“秦”級主力艦第二輪炮擊的命中率不到1%,即便算上近失彈也只有2。5%。

毫無疑問,這個命中率不但算不上高,還算得上是非常低。

正是如此,在遭到第二輪炮擊之後,第51艦隊的8艘主力艦不但沒有1艘戰沉,還沒有1艘喪失航行能力,仍然在向南轉向。

受此影響,第一主力艦隊的8艘“秦”級主力艦才進行了第三輪炮擊。

與第二輪炮擊相比,這次開火時間僅有30秒。因為距離第二輪炮擊過近,電磁炮的加速器還沒有完全冷卻,所以無法達到最大射速,只能以1分鐘30枚的速度投射炮彈,即每艘戰艦向目標投射90枚穿甲彈。

相對而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