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8部分

了操心丈夫的事,她更要留心的是兒子的前途!

次日一大清早,新婚的杜廣元帶著妻子拜見了母親後,又回到樊川杜曲去拜祭祠堂,緊跟著的幾天,夫妻倆回門去姜家見岳父岳母,去玉真觀拜見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兩位長輩,再去各家拜見親戚長輩,一圈轉下來,杜廣元只覺得比結婚那幾天還累。總算等到這一圈應酬下來,姜度親自為他去走李林甫的門路後,他的官職任命終於下來了,釋褐便授右羽林衛郎將。

這樣的十六衛郎官,是無數貴介子弟夢寐以求的起家良選,若他不是朔方節度使京兆郡公杜士儀的長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可他對此卻沒辦法高興得起來。而更讓他意外的是,正當他前往尚書省兵部辦理相應事宜的時候,李隆基不知怎的,竟是命人傳召於他。

如若在家中得知訊息,王容自然少不了耳提面命,可這時候杜廣元卻是連請教人的時間都沒有,便被那宣召的內侍催促入宮。他說是貴介子弟,可杜士儀從小就對他要求嚴格,故而什麼鬥雞遛狗,縱馬長街這樣的經歷全都不曾有過,和姜度竇鍔這樣當年隨著父親貴幸而常常入宮的更是沒法比。所以,平生第一次走在興慶宮中,他只覺得什麼都是新鮮的,能夠勉強維持目不斜視已經是他自制力強了。

等到見了李隆基,行禮之後他更是顯得有幾分笨拙。可是,這樣的笨拙反而顯出了幾分真實,李隆基先是如同召見尋常外臣似的問了幾句經歷,漸漸就用溫和的語氣問起了朔方的情形。若是問別的,杜廣元的隨機應變遠不及父親和弟弟,可既然問到自己熟悉的東西,他就從容多了。以至於李隆基本是一時興起,漸漸問起杜廣元成長經歷後,竟是多了幾分興致。最後當面前這年紀輕輕的少年因為留在十六衛流露出幾分遺憾之意的時候,他登時哈哈大笑。

“多少人想著在十六衛中當個將軍,你竟然還覺得心有不足!朕且問你,你當初還這麼小,你父親就把你扔到民家,扔到前線,你就不曾埋怨過他麼?”

“阿爺把我扔在民家時,我是怨過的。”杜廣元老老實實地答了一句,但隨即就補充道,“可後來就覺得阿爺是為了我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到民家,不知道民間疾苦。而且,自從到了中受降城之後,我心裡便有了志向,那就是為我大唐守禦邊疆,不使戎狄越雷池一步!”

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

十數日後,王容的家書送到朔方,說是杜廣元婚事已成,最初授官左羽林衛郎將,而後卻因為這小子在天子召見時大放厥詞,李隆基特加讚賞,竟是把人直接撥去了河東節度使王忠嗣麾下。面對這樣出乎自己意料的安排,杜士儀足足愣了好一會兒,隨即便為長子捏了一把冷汗。

雖說他這邊鎮節帥好歹確實是國之重臣,但又不是從小伴遊天子的皇親國戚,等閒李隆基絕不會想起他的兒女。更不要說在杜廣元剛剛釋褐授官之際突然下令召見了。至於杜廣元在天子面前究竟說了些什麼,王容也不知道是買通了內侍還是透過其他手段得到的細節,竟是在家書最後又隨附了幾張信箋,將李隆基和杜廣元的對答原原本本詳述了一遍。以至於他不得不暗歎錯有錯著,杜廣元竟是將木和愣兩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可他很清楚,長子固然還青澀,固然有時衝動莽撞,固然還不能理解那些明爭暗鬥,可並不代表就一點都沒腦子。尤其是剛剛經歷了玉奴的假死事件,怎麼可能半點衝擊也沒有?

“到底是長大了。而且從結果來看,還算不壞!”

這樣的結果當然不壞。杜廣元這樣憋不住的性子若是困在長安城中,也就意味著杜士儀這些年的努力培養和教導都泡了湯,他原本就打算等風頭稍過之後,再讓長子想辦法謀個外職,哪怕去嶺南對付蠻人,也總比困於富貴鄉好。而如今天子親自把人放到方鎮去,其中最壞的選擇也就是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麾下,又或者是調去平盧安祿山處,其他各鎮他都有相熟之人。而河東節度使王忠嗣這樣的主帥,可謂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要知道,杜廣元的弓馬武藝和兵法軍略,本來就是跟著王忠嗣學的!而王忠嗣不僅鎮守河東,甚至連對奚族和契丹的戰事也常常由他領銜,杜廣元不缺上陣歷練的機會。

“而且,記得杜望之在河東也已經快要十年了,從一介隊副開始磨礪,現如今已經是一鎮別將。”

妻兒全都不在身邊,杜士儀也難免寂寞。而既然玉奴獨自寓居在外,他自然也就常常微服去看看她,一來二去,因為軍務和政務荒廢多年的琵琶,他終於再次重新撿了起來。玉奴此次死遁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