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謝爾曼?科克倫:《在中國的大買賣:捲菸工業中的中外競爭,1890—1930 年》,第 188—190 頁;布
什:《國民黨中國的工業與政治》,第 250 頁;科布 爾:《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第 155 頁。
② 約翰?K。張:《大陸中國的工業發展》,第 66—67 頁。
① 科布林:《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第 220 頁。
② 科布林:《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第 245—246 頁。
國家資源委員會似乎既與孫逸仙的經濟模式一致,著重發展重工業,又嚴格
受國家經濟發展的利益推動。資源委員會創立於 1935 年,是蔣介石的軍事委
員會的隸屬機構,宗旨是建立支援國家武裝力量的工業基礎。為完成這個目
標,資源委員會在 1936 年擬定了工業化的五年計劃,計劃投資 2.7 億元。資
源委員會的工作重心是在被認為是安全的內地建立工業區,遠離易受敵方攻
擊的沿海中心城市。在中日戰爭爆發前兩年,資源委員會最有雄心的專案定
在湖南,並開始建廠,生產鋼鐵、重型機器及無線電和電氣裝置。生產煤、
鐵、鋅、錫及銅的礦山,也計劃建在湖南、湖北、江西及四川。
然而,從一開始資源委員會就深感財力不足;計劃投資 2.7 億元,該委
員會僅收到 3000 萬元。由於資金短缺,該委員會僅建成三個新工廠,15 個
設計專案仍處於計劃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該委員會最明顯的發展要歸因於
幾家原有的私營企業——幾處煤礦、一處銅礦、一處油田及一家電氣公司—
—這些企業,部分地透過沒收由該委員會接管,然後經營。不然的話,該委
員會的工作在戰爭爆發時就仍基本上處於籌備階段。①
由國民政府參與這些經濟企業,在中國歷史上並非沒有先例。在整個清
朝時期,很多時候商人被降到次要地位,往往受皇帝的官吏支配和恐嚇。在
19 世紀末自強運動時期,官吏深深插手經營若干受西方啟發創辦的經濟企
業,即使有些企業表面上為私人所有和管理。在這些企業中,政府的利益和
錢款與領導官員的私人利益和錢款混在一起,無法區分。然而,在軍閥時期,
政府和經濟的這種密切關係已經鬆散。由於政府權能的削弱,私人企業家得
以少有地免於官方的干預和控制。但是,在國民黨人至少部分地恢復了政府
權力的時候,政府又開始參與經濟。像宋子文和孔祥熙這樣的官員,既在職
務上又在私下開始插手經濟企業,與李鴻章在 90 年代的作為並無二致。所
以,國民政府作為企業家的作用日益增長,實際上是再次堅持傳統的政治行
為方式。①
① 科爾布:《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第 235—240 頁。關於(地質學家翁文灝 領導的)資源委員會的
秘密來歷及國民黨利用德國軍事及工業支援的計劃, 見威廉?C。柯爾比:《德國與中華民國》中的全面研
究。
① 科布林:《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第 259…260 頁。
中國的新心態,1936—1937 年
從 1936 年秋開始,一種新的樂觀情緒及國家統一感瀰漫全國。轉折點是
南京政權在同年 6 月至 9 月平定了兩廣反叛。兩廣是公然宣告反對南京統治
的最後兩個省;隨著兩廣的失敗,中國自 1916 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了統一。而
且,這次平定反叛基本上是和平的,使許多中國人——這時深深厭倦內訌—
—相信南京當局並非只是一些軍人,並且相信蔣介石是一位英明能幹的政治
家。
形成這種新的國家心態的第二個原因,是蔣介石本人如今似乎已與當時
盛行的抗日情緒一致。而在此之前,蔣介石一貫強調中國太弱和四分五裂,
無法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他並且還利用所能調動的一切手段,包括秘密警
察和檢查官員,鎮壓批評他的綏靖政策的人。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