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反叛者的抗日姿態
迫使蔣介石在 7 月 13 日宣稱,中國不會在領土上對日本再度讓步,準備作出
“最大犧牲”,全面抗戰。雖然蔣介石無疑安排好時機發表這一宣言,以便
解除民眾對反叛者的潛在支援,但是,宣言很可能事實上來自蔣介石堅定了
抵抗日本進一步侵犯的決心。例如,1936 年日本企圖在綏遠省建立附庸國,
傅作義將軍指揮的國民黨軍堅決抵抗,未讓其得逞。同年 11 月和 12 月,中
國外交部長張群又毫不畏懼地拒絕了日本一系列的要求,從而顯示出國民黨
在南京時期從未有過的對抗日本的姿態。無疑,蔣介石仍然希望推遲一般認
為不可避免的對日戰爭。然而,在民眾間,也許還特別在他的軍隊內,強烈
的愛國情緒促使蔣介石採取從未有過的堅決抗日的姿態。
第三個促成中國新的國民心態的因素,是中國從 1931—1932 年冬季以來
的經濟蕭條困擾中解脫了出來。1935 年 11 月,由於白銀為外國人收買而大
量外流——從而嚴重損害公眾對法幣的信賴——南京政權放棄銀本位,改為
管理通貨。這一措施使南京政權得以增加鈔票發行量以滿足財政上的需要;
僅在一年半之內,法幣流通增加了兩倍以上。其影響是助長了通貨膨脹趨勢,
從而到 1937 年中期使農產品價格恢復到了 1931 年的水平。農場信貸如今也
更容易獲得並且利率下降。這樣,雖然幣制改革引起的通貨膨脹是南京財政
專家沒有預見到的,並且事實上也不是他們所需要的,但是,這一改革卻啟
動了整個經濟走上覆蘇之路。
與 1936 年和 1937 年農產品價格上升同時出現的,是幾乎 20 年以來最大
的豐收。由於豐收和高價雙喜並臨,1936 年中國農產品收穫值高於 1933—
1935 年的平均值達 45%。隨著農村的相對繁榮,農民開始購買 1931 年以來從
不敢企望的工業品。這對城市經濟也是一個新的刺激。
1936 年秋的經濟好轉,連同國家統一的加強和政府的決心抗日,這些都
對國民精神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納撒尼爾?佩弗在
1936 年 10 月報道,“這時,中國人處於自信和愛國的熱情之中”。①同樣,
中國一家持獨立立場的大報《大公報》社論,也在同年 12 月說,“在最近幾
個月內,國人的信心好像又死而復甦了”。②
蔣介石是這種新國民心態的主要政治受益者。在這 10 年之初,蔣介石被
普遍視為缺乏教養、只追求個人權力的軍人。如今他被譽為有遠見的領袖,
① 《紐約時報》,1936 年 10 月 4 日,第 25 頁。
② 《大公報》,1936 年 12 月 13,第 1 張第 2 版。
只要國家因內亂而四分五裂,他就英明地避免與日本對抗。蔣介石第一次成
為一名頗孚眾望和似乎不可缺少的領袖。
然而,南京政權在處於這種新的聲望之巔的時候,卻因蔣介石於西安被
扣,而突然被投入一場雖為時短暫但從未有過的危機之中。蔣介石雖曾表示
決心抵抗日本的進一步侵犯,但他所懼怕的仍然是共產黨人。他確信只要再
進行一次戰役,共產黨人——在完成長征後駐在陝北,武裝人員減到 3 萬—
—可被最終消滅。但是,他派往去進行這一戰役的西北剿匪部隊拒不執行他
的進軍命令。張學良統率的這支部隊主要由東北當地人組成,對反共戰役缺
乏熱情。他們深信,真正的敵人不是他們敬重的真正的愛國者共產黨人,而
是侵佔他們家鄉的日本人。
蔣介石無法從南京推行他的命令,於 12 月 4 日乘飛機前往西安,規勸張
學良發動進攻。然而,東北軍堅定不移,認為他們應同共產黨人一致抗日。
當懇求失敗時,東北軍在 12 月 12 日黎明前制伏了蔣介石的衛隊,扣留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