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恢復生機。
① 楊格:《中國的建國成就》,第 425 頁。
① 劉大中和葉孔嘉:《中國大陸的經濟:國民所得與經濟發展,1933—1959 年》, 第 66、69 頁;卜凱:
《中國土地的利用》,第 387 頁。
② 國際聯盟,國際聯盟與中國技術合作委員會理事會:《理事會技術人員關於從 任命日直到 1934 年 4 月 1
日為止在中國使命的報告》,第 18 頁。
① 楊格:《中國的建國成就》,第 389 頁。
② 易勞逸:《夭折的革命》,第 217 頁。
這些改革計劃對農業地區影響輕微。例如,1934—1936 年政府開支總額
不到 4%用於經濟發展。③而且,連這筆微薄的款項也大多亂花在官僚政治的
無價值的專案中,積極成就微不足道。正如一個國民黨支持者在 1937 年所
寫:“前年,工作是調查某某地區;去年,工作也是調查某某地區;今年,
工作依然只是調查、收集統計數字,畫地圖和召開會議。然而,由於撥款已
用完,實際工程卻無法進行。”④
有跡象表明,南京的農業專家在研究領域確實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
那些研究成果沒有有效地交給農民。何廉寫道,“從 1927 到 1937 年這一時
期,在農業發展上,就全國而言沒有超出過計劃階段。”①灌溉工程專案與中
國的需要相比也完全微不足道,灌溉面積總共只有大約 6000 平方英里。1937
年,一位政府的辯護士承認,“[政府建設措施]給民眾的直接利益很小”,
因為“政府並不謀求透過徹底的變革給民眾以即刻的和直接的幫助,而是寧
願遵循緩慢的、漸進的政策,以避免國家動亂太大”。②他的話概述了國民黨
農村建設政策的不成功和南京政權害怕引起社會革命。
可見國民黨人在南京的 10 年為改善農村的貧窮狀況做得很少。然而,農
村問題那麼嚴重,而給南京政權的時間又那麼短,以致期望在 1937 年以前農
村經濟能得到改造是荒謬的。而且,經濟因素和氣候因素結合起來,使中國
農民在 1932—1935 年甚至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造成這個危機的一個主要原
因,是隨著世界經濟蕭條而來的給中國以打擊的通貨緊縮趨勢。農產品價格
因而猛跌,在 1934 年下跌到低於 1931 年水平 58%的最低點。通貨緊縮使得
農民特別艱難,他們必須以現金還債、納稅或付租。在這同一時期,全國大
部分地區又遇到記憶所及的最壞天氣。特別是在 1934—1935 年,金融蕭條處
於低谷,旱災、水災、風災和雹災造成大範圍的破壞。據中央研究院一位非
常受人尊敬的農業專家測算,1934 年稻米收穫量低於 1931 年收穫量的 34%;
大豆幾乎下降 36%,小麥下降 7%。棉花是當年唯一超過 1931 年水平的主要農
作物。①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產值從 1931 年的 244.3 億元下降至 1934 年的
130.7 億元(時價)。②這些資料在細節上不完全可靠,但是,當時目擊者的
報道證實了農村嚴重貧困,特別是在 1934 年和 1935 年。③
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各個地方政府的政策及行動,都不是造成這種農
業危機的原因。不過,政府的政策及行動在許多情況下,透過增加新的負擔
加重了農民的困境。由於國民黨人竭力把他們的控制擴充套件到鄉村,縣級或區
級的機關規模增大。任命了更多的行政人員及稅務員;警察及民團的規模也
擴大了。這些新的地方當局很少提供明顯的使農民受益的服務,可卻要給這
③ 從載在楊格:《中國的建國成就》第 437、439 頁上的數字計算出來。(“建 設”是用來表示經濟發展
的術語,見楊格著作第 77 頁。)
① 何廉:《改造中國農業的最初嘗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