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懶惰,那地裡長的東西決不會是一樣的,更不會始終就那麼多。這道理應該不難理解!所以我一貫主張: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看不到開源可以增收,只盯著節流,想問題要偏,可以理解。”

安石絕處逢生,神宗特高興!他不但說出理來,而且,很有道理!安石的一貫主張,原是《萬言書》裡的話,自己雖讀過多遍,卻沒能重視!要領會他的主張,真還得好好學才成哪!

安石這理既是君實從來沒有想到的,駁起來當然費勁,只好以守為攻了:“介甫說的,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我怕說說容易,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安石還是微微一笑,再不反駁了:得理讓人,何必再爭義氣?

神宗見安石與司馬光都不說話了,便問一起討論的另一位翰林學士王珪王禹玉:“愛卿一直沒有發言,依你,該怎麼著?”

禹玉正看熱鬧看得起勁,冷不防這麼一問,倒吃了一驚!好在常在皇上身邊侍候,怎麼著應對也快。稍稍愣了一下,就答道:“回皇上,司馬光說節約應當從貴近開始,很有道理。王安石說所費不多,留而不賞,有傷國體,也很有道理。微臣想來,這事還是聖上自己決定最好!”

這不是將皮球又踢回來了嗎?可他說的倒也是實話:不管他贊成誰,到頭來不還是得自己拿主意嗎?

那麼,該怎麼決定呢?

他轉眼看看安石,見他沉著而又安詳地坐在那兒,彷彿一座大山,立馬就有答案了:“朕也贊同司馬光的意見。不過,姑且只以不允許下詔吧!詔書嘛,也就請安石辛苦辛苦吧!既是你的意見,由你去說,會更妥帖些。”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大宋遺事 第六十八回(4)

神宗雖作了決定,可他並不十分明瞭安石拒辭的意思所在。大抵只是憑著一種直覺,覺得他是一個完全可以倚仗的人,照他說的做準沒錯而已!皇上既作了決定,臣子們除了服從、執行,當然想不到別的!至於揣摸他如何作出決定的原始想法,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了!當時都答應一聲,叩頭下殿了。

第二天,安石就將詔書送給皇上了。詔書寫道:

朕初嗣服,於祖宗之制,未有所改也。卿等選於黎獻,位冠百工,或受或辭,人用觀政。朝廷予奪,所以馭臣。貴賤有差,勢如堂陛。唯先王之制國用,視時民數之多寡。方今生齒既蕃,而賦入又為不少,理財之義,殆有可思!此之不圖,而姑務自損,只傷國體,未協朕心!方與勳賢慮其大者,區區一賜,何足以言?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皇上讀罷詔書,當時就拍著龍案笑道:“朕說相信愛卿沒錯,果然果然!”

安石反倒有些茫然了。

神宗又笑著解釋道:“‘理財之義,殆有可思!此之不圖,而姑務自損,只傷國體,未協朕心!’寫得太好了,全是朕想說而說不出來的心裡話!朕就知道,愛卿言必有自,不會無的放矢,果不其然!”

安石見聖上這樣誇獎,只得謙虛道:“聖上過獎了!”

“開始,朕心裡也不大有底。明明是財政崩潰,愛卿卻不以為然,不知道愛卿究竟要幹什麼?朕只是憑著直覺,相信照你的想法去做不會有錯,才決定不接受大臣們辭賞。看了這詔書,才知道愛卿原來是要在他們背上擊一猛掌,讓他們正視問題,努力解決財政危機,而不要以辭賞規避責任。實在是好!”神宗激動之下,竟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全都兜出來了。

“皇上聖明,微臣是這麼想的。但願大臣們能體察皇上的一片苦心,能真正有所作為!”安石由衷地說。

皇上的臉,陡然又灰了,不由自主地長嘆了一聲:“唉,眼下這些人,怕是無能為力了!”

“不見得吧?他們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總會有所作為的!”安石誠懇地說。

“比這更明白的話朕都說過,結果不還是一無所為!靠這些人,絕對做不成任何事情!”心裡揣著這麼個結論,神宗是怎麼也輕鬆不起來的。

安石似乎也不便再說什麼,只好沉默了。

“這事,朕已經考慮過不止一天了。除了愛卿,天下再沒有第二個人能承擔重任!”神宗彷彿自言自語地喃喃道。

安石心裡一震,他可是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好在皇上似乎只是自言自語,並沒有正式談論的意思,還可以迴避。他當即躬身辭道:“皇上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微臣就暫且告退了。”

“你要回去了嗎?也好,朕會再找你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