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赴東河巡三門砥柱 登北岸睹隻手拔船

急。林公極目遠眺,只見兩岸高山相連,中流五座山峰聳立,將河流分為三股。林公指著介紹道:“中間一道為神門,左邊是鬼門,右邊是人門,這便是中流砥柱三門。人門水勢最緩,可行船;神門水勢稍急,行船危險;鬼門水勢最急,絕不能行船,貿然駛入,船必傾覆。鬼門外有砥柱石、將軍柱、梳妝石;人門下有臥虎石。水勢如此湍急,又有礁石林立,行船極易出事,堪稱黃河第一險道。”林公巡視三門後,從人門駛出,繞到南岸停泊,隨後帶著廷玉等人離船登岸。此地名叫三門峽,皆是山脈,南三門莊在山腳下,堤岸一半依山而建,工程並不堅固。之後,他們又前往北岸。黃河南岸屬河南,北岸屬山西。林公來到北岸,巡視北三門莊,只見峰巒疊嶂,樹木蔥蘢,水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忘卻旅途疲勞。

眾人沿堤前行,不知走了多遠,正看得入神,忽見一老和尚從半山腰快步如飛地朝山下奔來。林公對廷玉說:“你看那和尚,五六十歲了,還能如此迅速下山,真是老當益壯!”廷玉答道:“看來這和尚會陸地飛行術,在山坡行走如履平地。”說話間,老和尚已奔到堤邊,見河中停著一艘空船,他解開纜繩,兩手拉住繩頭,轉身將船拖上岸,藏進草叢。廷玉驚訝得合不攏嘴。錫朋在旁說道:“這條船少說也有三五百斤,他拖起來卻輕鬆無比,這老僧兩臂恐怕有千斤之力。但他為何要把船拖上岸呢?其中必有原因。”

話音剛落,就見山上下來五個大漢,其中三個揹著包裹,他們奔到河堤邊,四處張望,面露驚異之色。一個黑臉大漢說:“咦!咱們的船明明系在大樹根上,怎麼不見了?難道被風浪衝走了?”林公三人在遠處暗暗好笑。這時,老和尚從茅草中兩手掀船站起,高聲喊道:“瞎眼賊!船在這兒呢!”眾大漢驚愕地望去,一見是老和尚,面面相覷,隨後一齊跑到老和尚跟前,叩頭哀求:“我們有眼不識泰山,冒犯大師,罪該萬死!還望大師慈悲,歸還我們的東西。”說著,將背上包裹放在草地上。和尚大笑道:“既然如此,船在這兒,你們拿走吧。”眾大漢拜謝後起身,伸手握住船舷,想把船扛下水,卻紋絲不動,心知又是老和尚施了神通,只好再次哀求。老和尚笑道:“你們這群沒用的傢伙,只知道吃喝,五個大男人連條船都拖不動,真丟人!閃開,看老僧送它下水。”說罷,右手搭在船梢,船頭昂起,順勢一送,船如離弦之箭,瞬間已到河灘。五個大漢驚訝地伸著舌頭,拱手稱謝,狼狽回到船上。老和尚撿起包裹,回山去了。

這位和尚是北三門莊禹王廟的住持定濤。相傳大禹治水時,見砥柱三門水勢險峻,船隻過鬼門十有八九會翻,便在北三門莊停留三年,試圖化險為夷,卻因水勢為中流山峰所激,人力難改,只能命名人、神、鬼三門,並刻石警示鬼門危險。後人感念大禹功德,在山上建禹王廟。定濤和尚出身峨眉山,天生神力,又拜飛飛上人門下,在峨眉山苦練二十多年,精通內外武功,能徒手縛虎,且德行高尚,立誓不開殺戒。前些年,他來探望生病的師兄普濤,普濤自知命不久矣,便留他繼任住持,至今已有十多年。廟中略有田產,香火不斷,積攢了不少錢財。今日,盜匪戈源、戈泳兄弟夥同高大麻、尤七、周禿兒等人,乘船到此,假裝進廟燒香,闖入臥室,搶走所有值錢之物。定濤和尚沒有反抗,而是跑下山將盜船拖上岸。論本領,他對付這五個強盜輕而易舉,但因立誓不開殺戒,便想出此計。他料定盜匪無船無法離開,定會哀求。果然,五盜見他神勇,乖乖歸還財物,狼狽逃走。林公在旁看得清楚,一邊往回走一邊對廷玉說:“這位老僧智勇雙全,嚴守佛門戒律,不殺生卻能震懾強盜,實在難得。”說著已到堤邊,由廷玉扶著登上官舫,吩咐返回行轅。

林公深知自己對河務瞭解有限,因此連日勘察。他從北岸曹考廳查起,走遍黃泌廳,查遍上游,又從歸河渡到北岸,查驗下游曹河、糧河等地,歷時一個半月。每到一處,他都向當地人詳細詢問,得知黃河工程中,秸料是修防關鍵,卻也是河工最大弊端。黃河水勢湍急,崩決突然,每年春季需用秫秸修垛防洪。但負責工程的員役卻將修垛視為斂財手段,層層剋扣經費,致使朝廷資金大量浪費,大多落入他們腰包。他們採購的秫秸,存在腐爛、以舊充新、虛報等問題,甚至故意將堆垛碼放虛松,造成崩決,以便搶修獲利。歷任河督雖竭力整頓,但弊端在下級工役,上級難以察覺,即便懲處上級官員,弊端依舊存在,百姓深受其害,對舞弊員役恨之入骨,所以林公詢問時,他們都如實相告。

林公了解真相後,走遍南北十五廳,逐垛檢查秸料。只見秸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