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結友,往往至「賓客盈室」。(《後漢書?仇覽傳》)
太學生的選拔和出路
漢代關於博士的策試及太學生的選拔均屬太常卿。元朔五年所立的「博士弟子」五十人,想系自一般博士的門徒中所圈定。然當時政府的規定則是「太常擇民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充「博士弟子」。其後選拔的方式,蓋系自郡國之學內擇其優秀學生,由地方官保薦入太學深造。《漢書?儒林傳》載其選拔的程式為:「郡國縣官,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常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① 文翁為蜀郡首時,曾「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走刀布蜀物,齏計吏以遣博士」。(《漢書?循吏傳》)所以文翁所派赴京師受各種訓練的學員,均系領有地方政府津貼的官費生。
保送升學雖是官定章程,但京畿畢竟是人文薈萃之區,終兩漢之世,政教兩界的要人,微時多曾「遊學京師」,「受業博士」。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即是其中之一。這些人顯然不全是由地方政府保送,而是以私人資格入學的。王莽秉政時曾規定:「元士之子得受業如弟子,勿以為『員』。」(《漢書?儒林傳》)所以漢代太學生出身的社會成分極為複雜。一則因為太學本是當時的最高學府,再則因為它是利祿之途中的捷徑,所以各界士子皆趨之若騖,其中有衣錦披朱,世襲功名的「公卿子弟」②,也有地方政府選送的公、私費平民學生;有日食萬錢的紈絝子,也有貧至「無被,臥牛衣中」的寒士(《後漢書?王章傳》);有仗義疏財,接濟同窗的義士(《後漢書?申屠蟠傳》),也有半工半讀,親任舂杵,或為同學管伙食以自糊的苦學生③;更有來自外國的匈奴留學生(《後漢書?儒林傳》)。而太學畢業學生的成就,上自帝王、公卿、宏儒、碩彥,下及郡國小吏,無不應有盡有。其中學生之作息情形,有閉戶讀書的;有清談嬉遊,考試舞弊的;有貿然上書當局,議論時事的;更有組織學生團體,煽動風潮的。總之今日我國國立大學內學生活動的一切現象,漢代太學無不具備,只是那時的太學,比現在國立大學的規模更要大出十餘倍而已。④
【附註】此篇作於五〇年代,那時兩岸的大學規模都很小。今日自是另一景象也。
太學裡的教授和分科
太學裡的教授在武帝時便是新設的「五經博士」,其後諸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五經博士共分十四家。以故終漢之世,太學裡的學程亦分成十四科。以東漢時七千名博士學官計之,則每一科的博士當在五百人左右!這些博士的選聘,按漢代成規約有三種方式:
其一為公卿「保舉」。如陽朔二年,成帝詔曰:「丞相御史,其與中二千石、二千石,雜舉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觀!」(《漢書?成帝紀》)其「保舉狀」則規定應選者應「生事敬愛,喪沒如禮,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兼綜載籍,窮微闡奧,隱居樂道,不求聞達,身無金痍痼疾,世卅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後漢書?朱浮傳》引《漢宮儀》)第二種方式則為天子「徵辟」。太學設立時的第一個贊助人,原《春秋》博士公孫弘的第一任官銜便是以「賢良徵為博士」。(《漢書?公孫弘傳》)後漢時徵辟之例尤多。但是光武中興後激勵氣節,要士人「不求聞達」,所以有許多人「稱疾不就」。第三種方式則為「策試」。漢制規定,由太常卿「選試博士,奏其能否」。(《續漢書?百官志》)
在這樣隆重方式下選出的博士,高位殊榮,自然自視不凡,不願他人與之競爭。加以文人相輕,再「各以家法教授」,門戶之見極深,因而太學裡便要鬧各學派互不相讓的爭執了。學派的爭執
武帝初立太學時,學官所立「《書》有歐陽,《春秋》公羊,《易》則施、孟」。(《漢書?劉歆傳》)其它師承系統,多見擯於學官之外,引起學界的不平。至甘露三年(公元前五十一年)宣帝「詔諸儒講五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漢書?宣帝紀》)最後由宣帝親自「稱制臨決」,乃增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谷粱春秋》博士,班固所謂「義雖相反,猶並置之」。(《漢書?劉歆傳》)這一次由皇帝親自作主席的辯論會,總算有限制地破除了太學裡少數學派把持的局面。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迨劉向、劉歆父子校書之後,古文家異軍突起。這一學派的領袖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