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是我的存在還是失去,是盡享榮華富貴,還是留清名於後世?

是為了實現功名,為朝廷和百姓出力,還是為了自我修養、自得其樂?

蔡邕給學生們講了一則關於莊子對自我產生困惑的故事:有一天,莊子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突然後背靠在牆上,仰天而嘆,神情沮喪。他的學生問他,先生為什麼這麼傷感?

莊子說:我在為我失去了自我而感嘆!

弟子問:先生不是坐在這裡給我們教課嗎?

莊子說:你們看到的只是我的身體,而不是我。

弟子問:那先生的“我”在哪裡?

莊子搖頭,滿臉落寞:不知道,我把“我”弄丟了。

弟子問:那先生的“我”,究竟是什麼呢?能告訴弟子嗎?

莊子說:我也不知道,有時候我覺得我的身體就是我,有時候又覺得我的思想才是我。而那些五臟六腑、四肢五官都是從父母那兒租借來的。可當有一天我的“我”離開了我,我的身體就失去了意義,變成蟲子和野獸的食物。

弟子問:那,先生說的那個“我的我”是靈魂嗎?

莊子說:不知道,因為當身體消失後,靈魂的歸屬在哪兒,我不知道,沒有靈魂回來告訴過我。

學生們一陣發笑。

蔡邕問:那麼,什麼才是自我?有人能回答嗎?

學生們依舊感到茫然和迷惑。曹操也為這個“我的我”感到迷惑不解。究竟這個“我的我”存在嗎?人生有必要思考這個“我的我”是什麼,結局是什麼,歸屬在哪裡。

曹操站起來回答:先生,學生覺得人生只要生命存在,“我”就會存在,如果生命不存在,“我”就會消失。我們和其他動物、植物一樣存在於天地間,也一樣會有生、老、病、死。我們只存在於天地間,那些草木和走獸、飛禽不會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人類也不用思考它。這就是智慧生命的困惑和痛苦,也會顯得迷茫和無助。如果只像草木那樣遵循存在的道理,按照四季那樣生長和死亡,那麼人類將免去很多煩惱,但同時也失去很多樂趣。智慧的樂趣、思想的樂趣、高於其他生命一等或幾等的樂趣。人,就是在不斷地自我超越中成就了人類,造就了自我。

蔡邕點頭,似乎若有所思,莊子曾經跟弟子說:用“道”來看人和萬物,相互之間沒有貴賤。而用世俗的標準看,人本身就存在貴賤。這種貴賤不是來自身體,而是來自身體以外的榮辱譭譽。人類就是有了這種標準,活在得到和失去中,給人類平添了無端煩惱。得到了會高興,失去會難過。會因為一飯之德報恩,也會因為睚眥之怨報仇。人作為有情感有慾望的物種,有時候很偉大,有時候也很渺小。大的上面還有大,小的下面還有小。大到無極,小到無窮。人只是自然的一份子,只有認識自我,才能時刻保持清醒。

學生們紛紛點頭。

蔡邕又說:人之所以能進步,能有所建樹,是因為人類善於學習和思考。前人給後人當先生,後人虛心向前人學習。如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闔閭、勾踐這十六位賢者,都懂得向別人學習,而且很尊師重道,才成就了霸王之業。

曹操突然打斷蔡邕的講課:先生,越王勾踐殺了曾經教過他的文種,他還稱得上尊師重道嗎?

“我”因何而存在

蔡邕猛地愣住,他對曹操早有耳聞。橋玄破例將特招名額給了成績本不佔優勢的曹操。獨木橋對峙,曹操第一個走過來支援橋玄。要是一般常人,會認為他們之間存在某種聯絡,不是親戚就是故舊。但蔡邕能理解,他們之間,僅僅是惺惺相惜。橋玄離任前,就囑咐過他關注曹操,說他天資異常,自律能力不夠,教好了是條龍,教壞了是條蟲,千萬不可放鬆他的學業。

蔡邕看著曹操,微微一笑,似乎有點明白橋玄的用意了。

蔡邕掃視全教室,幾乎用目光觸控了每一位學子的臉龐。他們有的會仕途恆通,有的卻可能身首異處。“黨錮之禍”的血腥味還未遠去。想到無數被殺被貶被“永禁”的那些士大夫們,蔡邕的心漸漸疼痛起來。

蔡邕內心波瀾起伏,表面卻平靜如水,舒緩而沉靜地說:勾踐是殺害了文種,但不可否定他曾經尊師重道。要知道,人的位置改變,立場和視角都會跟著變化。

曹操又問:究竟是變好,還是變不好?

蔡邕點頭:凡事都具有兩面性,變和不變,要根據情形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