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1部分

侯城邦,由拉瑪六世的兄弟、子女分別獲得親王領地,另外則安排七個大貴族世襲諸侯爵位,並獲得城邦的統治權。所有親王封地和諸侯城邦都擁有一定獨立的主權,也就是類似古代“國中國”的情況。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消弱暹羅中央政府的權力,使得所謂的中央政府僅僅是一個較大一點的獨立城邦而已。而且中國又是扶植卻克里王朝的血脈宗親出任十一個親王封地的領袖,不僅消弱了政治影響,讓暹羅方面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拉攏這些暹羅皇室成員,讓這些皇室成員擁有自己的勢力圈和利益。

按照吳紹霆的設想,他就是要讓暹羅皇室宗親相互之間產生矛盾,從而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是人總會有私心,而面對權欲的私心自古以來超過所有道德底線,甚至連家常倫理都可以不顧。一旦這些親王的勢力得到鞏固,並且擁有自己的力量,任何想要試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都可以毫無顧忌的視為敵人,哪怕對方是父親、兒子又或者其他親戚。

中國方面所要做的,就是均衡這些親王的勢力,讓他們不至於太過強大又或者太過弱小,並且透過各種政治手段加強彼此之間的關係。畢竟親王數量越多,能夠拉攏效忠於中國的機率也越大,同時相互之間制衡的程度也越強。

在七個諸侯城邦之中,吳紹霆安排兩個城邦由中國將軍擔任諸侯,分別是:德烏敦城邦總督韓玉國,受封為德烏敦一等大公爵、德烏敦世襲侯爵;烏通城邦總督黃毓成,受封為烏通城邦一等大公爵、曼谷近畿世襲侯爵。之所以有兩個爵位,前者是中華民國授予的對等爵位,而後者則是暹羅國王賜封的諸侯城邦爵位。

除此之外,吳紹霆還以協助緬甸和暹羅復國之後的經濟建設為理由,建議緬甸和暹羅將南部部分領土出售給中國,換取一筆復國建設經費,從而達到儘快恢復國家基礎建設的目的。雖然這只是一份建議,但中國在派出外交專員進行交涉時,卻以幫助復國的名義,措辭強硬的要求緬甸、暹羅必須接受這個建議。

緬甸目前是軍閥割據,波剛在密鐵拉成立的中央政府能夠直轄的地區少之又少,為了解決財政問題,他只能順理成章的接受中國的建議。反正南部地區他管不了,倒不如用這些不在權力之內的地方交換一筆經費,既能維持中央政府的運營,還能消弱南方的軍閥。

至於暹羅在被中國強行劃分為親王諸侯聯邦之後,中央政府的集權能力大不如前。

更何況失去英國這座靠山之後,暹羅財政赤字極其嚴重,國王甚至連大臣的薪金都發不出去。當然,這其中原因不單單是因為失去英國的資助,同時也有“東亞經濟復甦工程”暗箱操作,臨門一腳的將暹羅經濟命脈封死。

這就是之前制訂的以經濟為切入點,繼而掌控暹羅和寮國國家大權的計劃。

在內外各種壓力之下,拉瑪六世只能簽署了這份喪權辱國的條約。

關於緬甸和暹羅出售的國家領土範圍,是西起緬甸丹老東至暹羅的攀武裡,以這條橫切面的線為界,以北的地區屬於緬甸、暹羅各國,以南的地區則全部歸屬中國。總得來說,緬甸僅僅出售了兩萬平方公里的陸面國土,暹羅則出售了八萬平方公里的陸面國土。

這部分地區是南亞次大陸與馬來亞對軌接壤的地方,更是兼顧孟加拉灣、泰國海灣以及南沙海域的重要海上交通攔截線。獲得了大約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就能輕而易舉的將勢力滲透到馬來諸島,以及更為廣闊的印度洋和澳洲。

第1132章,南洋特別行省

在購買這兩塊土地時,中國方面還是很注意國家形象,儘可能避免引起外界輿論的鼓譟,利用所有親華的南亞媒體對外宣傳,中國此舉僅僅是一種商貿交易,用以緩解緬甸和暹羅的財政危機。同時還稱,中國並不是慈善大國,也沒有那麼雄厚的財力援助太多國家,之前對越南、琉球、朝鮮等國家的援助,已經讓國家財政承擔了巨大壓力,所以現在只能採取另外一種方式來幫助暹羅、緬甸。

緬甸和暹羅出讓的國土,將以出售地區的地產均價為參考,合計總金額大約是四億三千五百萬共和幣。中國將在三年之內分十二批次支付清楚,所有拖欠的部分願意承擔利息。

事實上,緬甸和暹羅兩國政府就算拿到這筆錢,最終還是會交還給中國。因此兩國所要購買的工業、農業裝置以及民生基礎建設工程,百分之九十以上將會委託給中國商人來負責。而且這區區四億共和幣對於巨大的財政漏洞而言,根本是杯水車薪,到頭來依然還要繼續向中國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