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消滅褐色瘟疫!”

後面有一個龍鳳飛舞的簽名:“羅曼·羅蘭”。

納粹黨徒們暴跳如雷。原來,褐色襯衣是納粹黨的規定服裝。人們據此送了他們“褐色瘟疫”的“雅號”。他們一邊飛報納粹黨部部,一邊四處搜查,同時還爭論不休。

一個問:“這羅曼·羅蘭是誰?”

一個說:“嗯,這定然是一個化名。”

第三個說:“什麼化名,這是一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名稱。”

當這群無知的黨徒還在爭吵的時候,柏林納粹黨總部的頭目們卻正在為羅蘭的事情傷腦筋。懾於羅蘭的國際聲望,他們不能公開與他為敵,也不敢派人暗殺他。他們想來想去,決定拉攏他。於是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1933年,納粹分子蓄意製造了“國會縱火案”,藉機對德國共產黨進行大迫害。羅曼·羅蘭此時已上了納粹的黑名單,但他不顧個人安危,為營救德共總書記和季米特洛夫而四處奔走。這下終於徹底激怒了納粹分子,他們撕破了臉面,開始公開把羅蘭稱為“德國的敵人”。羅蘭的書被禁止,一本論文集《自由精神》剛剛印好,被全部銷燬;一家已經談妥出版小說《母與子》德譯本的出版社撕毀合同,拒絕出書;《約翰·克利斯朵夫》與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一些德、俄共產黨人的書籍一起,被列為“罪惡書籍”

羅曼·羅蘭得知這一切,並不感到驚奇。他反而很高興,認為這是對他作品的最高評價。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寫作、演講、組織集會、簽發傳單他的精力驚人地充沛。在如此繁忙的日子,他也沒有停下他的創作。或許是對自由的熱愛,對和平、民主、進步的渴望支援著他。正象他在《貝多芬傳》的序言中呼籲的:

“我們周圍的空氣多麼沉重!開啟窗子,呼吸一點英雄的氣息!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

1939年9月,德國法西斯軍隊大舉進犯法國。不久,羅蘭的家鄉被佔領。此時他早已從瑞士回到故鄉小鎮。這樣。羅蘭落入了魔掌。他的住宅被監視、行動被跟蹤、電話被竊聽。不時接到恐嚇電話或匿名信。身穿褐色襯衣的黨衛隊員們肆無忌憚地在他家進進出出。“褐色瘟疫”蔓延到家門口,侵入了他的生活。法國傀儡政權聽命於納粹主子,也參加了對羅蘭的迫害。他的政論集《戰鬥15年》被銷燬;他的作品被禁止在大中小學講授。

然而,儘管已是年邁多病的羅蘭卻沒有被嚇倒,他早已將個人生命置之度外。他的血管中流淌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這些人類自由靈魂的血液。他的精神是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戰鬥不屈的精神。他一面等待著最壞的事情來臨,一面抱病堅持寫作。在法國被佔領的4年中,他撰寫了回憶錄《內心旅程》,寫出了傳記《貝吉傳》、《偉大的貝多芬》。他讓自己與這些英雄們同在,讓英雄們的不屈精神鼓舞自己的意志。1949年12月30日,這位偉大的人永遠停止了他自己的戰鬥生涯。告別了人世。然而,他充滿戰鬥的一生、他為人類創作的眾多精神食糧、他那不屈於黑暗勢力的崇高人格,卻將永遠與人類同在,永遠鼓舞后人,為人類的進步與和平、為自由與光明而奮鬥。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電視的發明

1925年的一天,倫敦一家最大的百貨店顧客盈門。一批又一批的顧客湧向店內兩間相連的小室。據說有人發明了一種機器,能把接收到的影象再現出來。

觀眾們乘興而來,但掃興而歸。因為他們看到的僅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閃爍不定的輪廓。

“這不是吹牛嗎?這叫什麼影象。”

“追求廣告效應,不講真話,應該告這個所謂的發明者”。“不是他的錯,是百貨商店老闆的餿主意”。

人們議論紛紛,有一些熱心者則不斷地向發明者追問:“你怎麼不把影象弄清楚些呢?”“你能不能傳一隻動物什麼的給我們看看?”

“對不起、對不起。目前的技術還沒有辦法。”發明家貝爾德在一邊無奈而又尷尬地回答著人們的追問。

貝爾德是個不到20歲的英國青年,當時無線電技術已經廣泛運用於通訊、廣播了。世界上許多發明家,其中有最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大師,都想發明能傳播現場實況的電視機。但都沒有成功。貝爾德卻立志要發明電視機。

貝爾德在英格蘭西南部的黑斯廷斯,建造了一個簡陋的實驗窒。但他沒有實驗經費,只好用一隻盥洗盆做框架,把它和一隻破茶葉箱相連,箱上安裝了一隻從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