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當戰士們把最後一塊石頭推到山下去時,援軍趕到了。第一批堅守陣地的勇士們這時只剩下幾百人。他們疲倦得連走路都要睡著了。他們被送回基地休養。

這場戰役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佛郎哥丟了2萬具屍體。而共和國方面也傷亡1萬多人。許多國際縱隊的戰士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激烈的一場戰役。後來,有一首歌在國際縱隊的戰士中廣泛流傳,歌中唱到:

西班牙有個山谷叫雅拉瑪

人們都在懷念它。

多少個同志倒在山下,

雅拉瑪開遍鮮花。

國際縱隊留在雅拉瑪。

保衛自由的西班牙。

他們宣誓要死守在山旁。

打敗法西斯狗豺狼!

國際縱隊的戰士們就這樣為了保衛這片他們非親非故的土地,獻出了他們滿腔的熱血和寶貴的生命。他們為正義而戰,為進步而戰,為和平而戰。馬德里最後終於失陷了,佛朗哥在那裡建立了他的獨裁統治。但是,馬德里保衛戰中所體現出來的國際主義精神,卻給後來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這場戰爭中經受戰火洗禮的許多國際縱隊成員也是後來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堅力量。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和平鴿”的父親

在西班牙的美麗城市馬拉加,一位母親和自己活潑可愛的兒子正在海天一色的沙灘上玩耍。

望著聰明伶俐的兒子,瑪麗亞·畢加索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和喜悅,喃喃自語道:

“這孩子,如果參軍入伍,肯定能當將軍;如果從事宗教,可以成為教皇的!”

正在嘻戲的孩子聽到母親的話,立即抬起頭,大聲地喊道:

“我想成為作家,所以我是畢加索!”

1881年10月25日,畢加索來到了這個世界。據母親說,小畢加索學會發的第一個音節是“匹茲”,“匹茲”是鉛筆的縮音。年幼的畢加索是向母親索要畫筆畫畫吧。

畢加索的父親是繪畫教師。畢加索很小時就喜歡畫畫。上學後,畢加索不喜歡一般的文化課程,他的所有作業簿上都畫著各種人物。而且他常常把鴿子帶進教室。因為他喜歡畫鴿子。

14歲時,父親把畢加索送到巴塞羅那美術學校。這是一所正規的藝術學校,規模和名氣都較大。考題是畫一個披著被單的模特兒和一個站立的裸體人像的素描,考試時間是一個月。

畢加索僅用一天的時間就交卷了。素描的藝術水準讓閱卷老師震驚,畢加索跳過初級班升入高階班。

15歲時,畢加索創作了一幅成功的作品:《科學與仁慈》:畫面上,一位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的母親,一面接受醫生的搭脈診斷,一面憂傷地著著修女懷抱中的孩子。

這幅畫表達了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有更深層的含義:只有科學和宗教才能將人類從病態的、絕望的生活境地解救出來。

1897年《科學與仁慈》入選西班牙全國美展,榮獲金獎。在叔叔的贊助下,畢加索自己一人前往首都馬德里,投考聖斐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他再次以突出的成績取得了入學資格。

學校的教條和死氣沉沉的教育,使畢加索厭倦了。他經常逃學,到戶外寫生,他的叔叔得知訊息,斷絕了他的經濟來源。畢加索陷入飢寒交迫中。

畢加索得了一場大病,只好回父母身邊,到鄉間療養。在鄉間,他結交了很多老實善良的農民朋友,畢加索同情他們的悲慘生活,並以此為素材創作了作品《阿拉貢人的風俗》。這幅作品在馬德里和馬拉加的畫展上獲金獎。

病好後,畢加索回到了巴黎。他深入下層人民的生活,對他們的不幸遭遇抱著深切的同情,對人吃人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深刻的諷刺。這時期,畢加索的畫都以憂傷的藍色為色調。描繪了無數表情冷淡,面容乾枯,身體僵直的被社會拋棄的孤獨者。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作“藍色時期”,代表作有《人性》、《喝苦酒者》、《兩姐妹》等。

1904年,長年飄泊的畢加索終於在巴黎定居下來,並且墮入情網。美麗的姑娘奧莉維葉給畢加索帶來了愛情的甜蜜和歡樂。他的畫開始從抑鬱的、冰冷的藍色轉向暖洋洋的、柔和的粉紅色。這一時期創作被稱為“玫瑰色時期”,代表作有《演員》等。

畢加索喜歡非洲的藝術雕塑,尤其是它鮮明的立體感,他萌生了想把這種鮮明立體感的特點,融化到繪畫藝術中去。畢加索開始